各街道辦事處,區直各部門,各垂直管理部門,各企事業單位:
經康巴什區人民政府2024年第1次常務會議研究審議通過,現將《康巴什區“十四五”應急管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年-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人民政府
2024年1月30日
康巴什區“十四五”應急管理事業 發展規劃
(2021年——2025年)
前 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康巴什設區以來編制的第一個應急管理五年規劃,更是康巴什區步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茖W、高效編制并組織實施好《康巴什區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
本規劃依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應急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鄂爾多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鄂爾多斯市應急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等文件編制,立足康巴什區實際和未來發展要求,對“十四五”時期康巴什區應急管理工作的具體思路和實現路徑進行總體設計。
第一篇 綜合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也是康巴什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康巴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全面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為康巴什區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營造社會安全穩定發展格局提供重要保障。
本規劃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重要講話》《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框架(2018-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應急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鄂爾多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科學編制康巴什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規劃,對康巴什區“十四五”時期應急管理事業發展和奮斗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現狀及挑戰
?。ㄒ唬┰O區以來發展現狀
設區以來,康巴什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應急工作,始終堅持“防災減災,人命關天;應急管理,責重泰山”的宗旨,牢固樹立“敢于擔當、敢于負責、迎難而上”的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市關于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高度重視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應急體制、應急機制、應急預案建設,加大對應急保障、應急科技以及應急救援隊伍的投入,康巴什區突發事件預防和應對工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得到進一步增強。
1.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制??蛋褪矃^積極適應應急管理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健全機構,落實責任,嚴格執法,夯實基礎,牢筑防線,著力實現真指揮、真應急、真安全、真提升??蛋褪矃^應急管理局于2019年3月14日掛牌成立,先后整合了原區安監局的職責,區政府辦公室的應急管理職責,區發展和改革委的地震及震災應急救援職責,區民政局的救災職責,區統籌城鄉發展管理局的水旱災害防治職責,區防汛抗旱、減災、抗震救災等指揮部(委員會)的職責。在機構改革過程中,不斷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先后與其他區直各部門完成人員轉隸、職能轉化、物資交接,在理順機制、明確職責的基礎上,迅速地進入全面“應急”工作狀態。目前,康巴什區先后建立安全生產委員會、減災委員會、防汛抗旱指揮部、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等議事機構組織架構和運行規則,制定了工作規則。在康巴什區應急管理機構改革過程中,始終堅持邊工作、邊改革、邊總結、邊完善的原則,主動適應應急管理新要求,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改革原則,逐步實現應急管理工作的職能劃轉。
2.修訂完善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急處置科學指揮,強化應急預案執行力。不斷強化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管理等工作,形成有效組織、協同應對、反應迅速的突發事件處置機制。結合實際,修訂康巴什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防汛抗旱、抗震救災、地質災害、安全生產等各類領域專項預案,明確了領導組織機構、成員單位職責、信息報告、監測預警及響應、應急處置、恢復和應急保障等方面內容。
截至2020年底,康巴什區各類應急預案總數達9件,其中,專項應急預案共 6件、部門預案3件,常見的各類突發事件和工礦商貿、危險化學品等企業的應急預案覆蓋率均達到100%??蛋褪矃^安全生產委員會各有關成員單位、各企業根據自身情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實戰演練、專項演練,進一步提高了人民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切實增強了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進一步形成全面覆蓋、有效銜接、結構完整、管理有序的應急預案體系。
3.強化訓練應急救援隊伍??蛋褪矃^應急管理局成立之后,對人員調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流程和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職責進行重新界定,將現有的應急專業隊伍進行布局調整和裝備更新完善。根據康巴什區突發事件類別特點,區應急管理局統籌協調,會同有關單位,按照“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建設定位和要求,以消防救援隊伍、民兵應急分隊、預備役部隊、武警部隊、醫療隊伍及其他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為依托,組建區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承擔全區范圍內發生的暴雨洪澇、森林火災、地震、地質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和道路交通事故、建設工程事故、建(構)筑物事故、危險化學品事故、水上事故、工礦商貿等生產安全事故以及群眾遇險等社會安全事件的搶險救援任務??蛋褪矃^現有應急救援隊伍包括消防救援大隊、森林草原防滅火隊伍、紅十字會、醫療救護、水電暖氣、通信搶修等13支專業應急救援隊伍160人;社會救援隊伍和覆蓋各街道5支綜合救援隊伍共50人的救援力量。
4.應急和安全意識顯著增強。設區期間,康巴什區加大全民應急知識、應急技能、安全文化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安全微視頻、公益廣告、動漫作品、安全手冊、海報、掛圖、橫幅和戶外電子屏、社區微信群、宣傳欄等方式,向全社會大力宣傳普及公共安全和應急防護知識,提高群眾防災自救能力。重點開展學校開學和復課安全防控以及居家學生生活安全教育。發揮育人功能,強化學生和教職工安全意識,做到安全宣傳從早抓起、從小抓起,根植安全理念,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和教職工做到能應急懂避險、能自救會互救。把安全宣傳“五進”工作與精神文明創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民普法、文化科技衛生等有機結合起來,一并推動落實,營造關心安全、參與安全、呵護安全、共筑安全的濃厚氛圍。
5.應急監測和處置能力得到提高。應急管理部門、重點行業監管部門及負有監管職責的其他部門嚴格執行全年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確保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及時報告、迅速響應、科學處置。加強信息報送,制定實施《應急信息報告制度》,針對突發事件及時啟動聯動機制,高效開展處置。常態監測突發事件隱患,全面收集信息,準確掌握情況,及時發布預警、警示信息。
?。ǘ┰O區以來存在的問題
設區以來,康巴什區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應急管理機構成立較晚,康巴什區應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規范化尚處于萌芽階段,且各街道以及各有關企事業單位應急管理工作進展不平衡,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應急物資保障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目前應急管理工作仍存在明顯不足。
1.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蛋褪矃^應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但區、街道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目前,康巴什區街道、社區還沒有成立專門機構和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應急管理工作,還存在著職責不明確、人員不到位、應急處置與應急日常管理工作脫節等問題;應急值守和突發事件報告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還比較滯后。部門之間、地區之間應急聯動協調不夠緊密,響應機制不靈活,從上到下指揮不協調,部門間聯動運行不充分,在處理突發事件過程中,響應不到位的現象還比較普遍。
2.應急預案體系需要進一步優化。目前,全區仍有部分街道和部門的部分應急預案沒有編制完成,不利于依法、依程序對各類突發事件進行有效防范和處置,離應急預案體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同時,部分預案的實用性、可操作性不強、風險評估不到位,企業預案與政府預案銜接不緊密;存在應急演練面向基層演練次數少且貼近實戰不夠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預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3.應急物資保障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目前,康巴什區應急物資儲備缺乏統一規劃,現有應急物資缺乏統籌管理,緊急生產、采購、捐贈、調撥、交通運輸、倉庫配送、裝卸搬運等機制有待提高;應急物資的儲備種類尚顯單一,儲備更新、物資損耗等財政補償政策和核銷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品種單一,儲備數量總體較少,且應急物資儲備多為政府和企業單位內部自存,社會單位和居民家庭的應急物資儲備較少,布局不盡合理,快速拉動和協同能力較差。
4.綜合應急能力需進一步增強。應急管理機制體制基本成型,應急管理組織指揮體系還不夠完善,各級政府應急管理能力水平普遍較低。有關應急管理法律法規、標準體系還不健全,信息資源共享不充分,基層應急管理水平需要進一步加強,應急預案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責任體系需要進一步落實,應急處置能力尚需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信息化能力建設、風險管控與監測預警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整合應急物資及裝備匱乏、儲備結構不合理,應急救援力量需要進一步強化,安全與應急教育體系需要進一步提升。
?。ㄈ笆奈濉泵媾R形勢及挑戰
“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開局起步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持續深化期,也是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加速拓展期。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包括公共衛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強、優化、統籌國家應急能力建設,構建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將為康巴什區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帶來重大機遇。但由于康巴什區經濟發展方式、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社會治理等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多災種疊加和災害綜合影響加大,各種常規和非常規、現實與虛擬、單一和耦合、可預測預警和不可預測預警風險交織并存??蛋褪矃^的安全形勢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1.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普遍增多。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康巴什區自然災害多發頻發,階段性特點明顯,呈現復雜多變性。近幾年,康巴什區自然災害類型較多,特別是干旱和冰雹發生頻率高、損失重、影響范圍廣。除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外,極端天氣事件的時空分布、發生頻率和強度也出現新變化,康巴什區遭受低溫、干旱、沙塵暴、森林火災、暴風雪、洪澇、病蟲害等多重災難的襲擊概率加大,災情復雜多變,損失嚴重。使得對自然災害的防范、抵御、救援工作難度普遍增大,特別是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依然薄弱,防災減災救災機制不健全,未能真正全面做到將災害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2.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設區期間,全區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雖逐年減少,但事故總量仍然過大,“十三五”期間,康巴什區累計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14 起,死亡 4 人,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基礎仍然比較薄弱。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等影響制約安全生產的深層次問題尚未根本解決。近年來,康巴什區建筑產業潛在隱患較多,安全風險大,加之安全管理和技術人員十分匱乏,?;袠I事故逐漸步入多發期??蛋褪矃^文化旅游和商貿產業數量多、管理粗放,基礎薄弱、小散亂差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油氣輸送管道占壓、安全距離不夠、老化和人為破壞等問題嚴重。同時,隨著人口的逐步增加,建設步伐的加快,社會化程度逐步提高,道路交通、人員密集場所等行業領域的監管難度也逐步增加,安全基礎依然薄弱。
3.突發公共衛生風險長期存在。當前,僅從公共衛生領域來看,近年來,全球新發現的30余種傳染病已有半數在我國發現,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流行仍比較嚴重,重大疫情不時出現。特別是近幾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沖擊。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康巴什區公共衛生治理體系還不健全,基層公共衛生預防控制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醫療救助和應急醫療物資保障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由于日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社會范圍不斷拓展,人口跨境跨國流動加快,傳染病疫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等威脅依然存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4.社會安全風險形勢復雜多變。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高風險的社會,社會轉型、市場化、信息化、全球化帶來的社會風險在康巴什區同樣存在,各種具體利益矛盾日趨復雜,不可預料的風險挑戰大大增多??蛋褪矃^網絡聚集效應明顯,網絡安全事件呈增多態勢;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醫療、土地征地拆遷安置、社會治安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較為突出,誘發群體性事件的因素增加,社會穩定的因素和隱患依然存在。
二、指導思想、原則及目標
?。ㄒ唬┲笇枷?/p>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與應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安全與發展,踐行安全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思想。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堅持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機制體制,妥善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奮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康巴什區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康巴什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ǘ┙ㄔO原則
1.以人為本,服務全局。堅持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務,堅持服務于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于全區和諧穩定發展大局,為康巴什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2.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按照國家、自治區、市的總體要求,立足實際,統籌應急體系各領域各環節建設,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補齊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不斷提高應急管理水平。
3.依法管理,科學應對。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依法開展突發事件預防準備、監測預警、處置救援等工作。堅持科學應對,注重分析研判,強化隱患排查,加強監測預警,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4.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梳理需求,合理規劃,完善建設,改變各自為陣,避免重復建設,充分利用政府和社會現有應急救援和保障能力資源,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合力,不斷提高集成應急響應能力。
5.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完善政府治理,堅持政府主導;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社會參與;建立健全應急聯動機制,推進部門協同、區域協同、行業領域協同,不斷提高全社會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ㄈ┙ㄔO目標
1.總體目標?!笆奈濉逼陂g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到2025年,全區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配合、企業自主到位、社會共同參與、上下順暢聯動”的突發事件應急運行機制,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恢復重建和應急保障等能力明顯增強,自然災害防御和應急救助能力顯著提高,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公共衛生保障和應急救治能力顯著提升,社會安全防控和處置能力明顯增強,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窘ǔ删哂挟數靥厣耐话l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實現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全面有效防控和應對,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達到鄂爾多斯市的領先水平。
2.具體分類目標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指標及目標
指標類別 |
指標名稱 |
十四五 |
指標屬性 |
|
綜合
應急
能力
指標 |
應急
管理 |
基層應急管理機構設立率 |
100% |
預期性 |
大中型和高危行業企業應急預案備案達標率 |
100% |
預期性 |
||
政府應急演練頻次達標率
|
100% |
預期性 |
||
企業應急演練頻次達標率
|
100% |
預期性 |
||
應 |
災害發生后滿足搶險救災基本用電時間 |
≤10h |
預期性 |
|
急
物
資 |
救災物資儲備量可應急保障全區常住人口率 |
≥10% |
預期性 |
|
綜合性應急避難場所數目 |
≥5 |
預期性 |
||
應
急
技
術 |
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 |
≥95% |
預期性 |
|
高危行業(領域)重大危險源在線監控系統比率 |
≥98% |
預期性 |
||
災區應急測繪和衛星圖像資料獲取時間 |
≤4h |
預期性 |
||
應
急
隊
伍 |
應急救援隊伍在接到較大及以上突發事件處置指令后2小時內到達現場率 |
≥90% |
預期性 |
|
受災群眾10h內得到初步救助率 |
≥70% |
預期性 |
||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裝備配備平均達標率 |
≥90% |
預期性 |
||
森林草原火災24小時撲滅率 |
≥95% |
預期性 |
||
應
急
培
訓 |
企業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 |
100% |
預期性 |
|
在校學生應急知識普及率 |
100% |
預期性 |
||
應急知識科普宣傳受眾率 |
≥90% |
預期性 |
||
約束性指標 |
綜合
控制 |
事故災害十萬人死亡率 |
≤0.5% |
約束性 |
億元 GDP 事故災害經濟損失率 |
下降20% |
約束性 |
||
安全
生產 |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起數 |
0 |
約束性 |
|
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 |
≤11 |
約束性 |
||
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 |
下降20%
|
約束性 |
||
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 |
≤0.38 |
約束性 |
||
防災
減災 |
因災死亡人數 |
0人 |
約束性 |
|
農作物受災面積 |
≤30 |
約束性 |
||
森林火災受害率 |
<0.5‰ |
約束性 |
||
地質災害威脅人口率 |
≤1% |
約束性 |
||
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 |
≤4‰ |
約束性 |
||
無公害防治率 |
80% |
約束性 |
三、主要建設任務
?。ㄒ唬┙∪晟茟惫芾眢w制機制
1.完善應急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體制,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協調機構職能,補充完善應急管理領導機構、指揮機構和辦事機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實現應急管理工作常態化。積極推動各部門、街道、企業成立應急管理委員會,充分依托并運用好現有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全面覆蓋、網格管理、多網合一”的應急管理基層治理機制,探索推進基層應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路徑。嚴格落實國家有關職業保障政策,建立健全應急管理職業保障制度,將應急管理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和培訓。充分發揮應急管理局牽頭抓總作用,加強與公安、氣象、住建、交通、自然資源、衛健等部門的協調聯系,根據職責分工承擔各自責任,銜接好“防”與“救”、“統”與“分”的責任鏈條,確保責任鏈條無縫對接,形成整體合力,發揮好應急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
2.優化應急協同機制。根據“多災種、大應急”的要求,健全應急聯動機制,有效整合和共享區域內應急資源,增強應急管理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探索建立健全涵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的綜合應急管理體系。圍繞開展事前預防與應急準備機制,落實風險調查、隱患排查和調查評估機制;完善監測與預警機制,增強早期監測的靈敏性和準確性,提高完善信息報告機制,保證信息的時效性;重點推進事中應急處置與救援機制,降低突發事件災害損失率;規范事后恢復重建機制,科學開展重特大自然災害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和資金管理;建立應急評估機制,改進應急管理、健全應急體系;健全資金保障機制,引導多方資金參與應急體系項目建設;完善風險分擔機制,逐步形成多層次、多品種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促進形成統一指揮、部門聯動、運轉順暢、處置高效的應急管理協同機制。
3.增加機構及編制??蛋褪矃^應急管理局于2019年3月14日掛牌成立,先后整合了原區安監局的職責,區政府辦公室的應急管理職責,區發展和改革委的地震及震災應急救援職責,區民政局的救災職責,區統籌城鄉發展管理局的水旱災害防治職責,區防汛抗旱、減災、抗震救災等指揮部(委員會)的職責。到目前只設置了兩個科室:綜合業務室、綜合辦公室。為了貫徹落實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精神,進一步健全應急體制機制,應急管理局計劃增設9個科室:政治部(副科建制)、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副科建制)、地震中心(副科建制)、應急辦公室、安全生產綜合調度室、政策法規宣傳和規劃科技室(行政審批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室、安全生產基礎室、綜合減災室。增加后的科室及專業人員負責承接落實區指揮部(委員會)各項工作任務、運行管理指揮協調保障、運行安全監測預警分析研判以及應急聯勤聯動、大值守保障等工作。
?。ǘ娀鶎討斌w系建設
1.健全基層應急體制。各街道和社區黨組織實施網格化管理,著力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基層應急管理體系,按照街道機構改革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內黨發〔2017〕40號要求,以“劃全分凈、全面覆蓋”為基本原則,整合現有網格資源和力量,將全區 4 個街道辦事處共計 19 個社區逐一劃分為1-3個網格,每個網格配置1名網格員,開展網格巡查,承擔網格內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災情觀測等職責,打通災害預警和應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網格員收集信息并通過手機“APP”上報,構建應急管理網格化管控體系,與平安建設網格制相結合,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網格化治理格局。
2.推進基層應急隊伍建設。依托地方優勢救援力量和民兵等,推進“專兼結合、一隊多能”的綜合性街道社區應急隊伍建設,加強通信等裝備配備和物資儲備。發展災害信息員、氣象信息員、群測群防員、網格員等應急信息員隊伍,加強綜合性業務培訓,鼓勵“一員多職”,給予必要經費補助。加強民兵應急力量建設。開展以有班子、有隊伍、有機制、有預案、有物資、有培訓演練等為主要內容的街道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標準化建設,推進以有場地設施、有裝備物資、有工作制度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應急服務站(點)建設,推動面向公眾和基層應急人員的移動客戶端軟件開發與推廣應用,強化基層風險評估、隱患排查、預警信息傳播、信息報告和先期處置能力。
?。ㄈ┩晟仆话l事件法規預案體系建設
1.健全應急政策法規。推進專項應急法規體系建設,適時啟動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修訂工作,積極推動相關制度固化為法規規章。加大執法力度,加強行政監督。建立健全重要時期應急服務保障長效機制,逐步實現制度化、程序化。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落實,確保應急管理工作各項工作依法開展。建立災情報告、會商研判、監測預警、應急響應、現場指揮、物資征用、信息發布、輿情應對等一批工作制度,為應急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編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依規、符合實際、注重實效”的原則。制定和完善全區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開展街道、社區應急預案編制試點,進一步加強區、街道兩級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修編工作,不斷完善全區應急預案體系。做好各級、各類應急預案評估、備案、修訂、宣教培訓等管理工作。推進應急預案數字化系統建設,實現應急預案文本電子化、流程可視化、決策指揮智能化,具備應急需求下的快速查詢、識別、篩選與匹配等輔助指揮決策功能。應急管理中的規劃、預案和演練三項工作在目標和方向上能夠保持協調一致,使預案所涉及的部門以及不同部門、不同功能和不同層次的預案之間能夠實現有效銜接聯動,每年組織一次應急準備評估,每兩年(法律規定)組織一次應對高度逼真事件情景的應急演練,發現并跟蹤解決問題,檢驗和提高應急能力。
3.強化應急預案演練。組織開展年度跨部門、跨系統、跨區域的綜合應急演練。推進各行業、各領域的應急演練。創新演練方式,應用桌面推演和“雙盲”演練,增強應急演練的針對性、考核性和實效性。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應急演練規劃、組織、評估等環節的管理,加強應急演練的標準化組織與實施。
?。ㄋ模┘訌姂碧幹皿w系建設
1.健全應急決策支持機制。建立統一、高效的應急決策和快速評估系統,及時研判突發事件的影響范圍、損失程度、人員傷亡等信息。建立完備的專家隊伍體系,根據需要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專業人員,協助制定突發事件現場處置方案,指導開展現場處置工作。
2.完善現場指揮與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現場指揮機構的設置和分工,規范現場指揮權交接方式和程序,優化應急決策和處置機制。明確應急機構綜合管理與專業處置的職能定位,強化條塊之間的協調配合。有效整合應急力量和應急資源,建立各單位橫向溝通機制。完善與周邊旗區的信息溝通和應急協作機制,形成多層次的應急聯動體系。
3.強化應急聯動與協作機制。強化信息溝通與應急協作,逐步建立各級應急管理聯席會議、應急管理工作機構負責人聯絡會商等工作制度,強化聯合監測預警、信息溝通、技術支持、隊伍和物資統一調配,形成多層次的全區應急聯動體系。建立應急指揮中心突發事件定期分析評估制度,為科學應對突發事件提供決策參考和幫助,提高應急聯動能力和處置效率。
?。ㄎ澹┨嵘L險管控與監測預警能力
1.加強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全區安全運行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推進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完善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機制,加強各類風險控制和隱患治理。重點抓好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等方面風險隱患排查,建立風險隱患數據庫,有針對性制定應急預案。健全并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進一步完善群體性事件預防處置機制。開展環境污染基本情況調查,建立重點區域(水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檔案庫。開展環保重大危險源普查辨識和登記建檔工作,統一全區重大危險源監管和監測預警標準。
2.完善監測預警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預警指標體系和管理制度,完善預警信息快速發布機制,規范預警級別的動態調整及解除程序。進一步加強康巴什區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多形式、多備份的預警信息發布手段,拓寬預警發布渠道,著力解決預警發布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強氣象、地震、防汛、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預報能力建設,調整優化監測站點布局,完善監測網絡,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突發事件信息報告網絡系統。完善全區氣象、農牧水利、自然資源、民政、林業、衛生、交通、環保等涉災部門應急指揮和應急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預警信息匯總、分析研判和發布等功能。
3.強化城市公共安全風險管理。開展城市公共安全風險評估,編制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城市風險管控“一張圖”,對城市“生命線”等重大風險源進行實時監控和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積極有序推進韌性城市、海綿城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城市備用飲用水水源地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綜合防災能力。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城市應急管理網格單元,規范網格巡查標準化操作流程。探索完善城市應急聯動等綜合應急管理模式,加強城市應急指揮調度平臺和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建設。
?。┤嫱苿討惫芾硇畔⒒ㄔO
1.推動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建設。全面統籌推進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建設,加快以應急管理信息化為重點內容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應急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框架(2018-2022年)》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強化統籌指導,加快推進感知網絡建設,圍繞自然災害監測、城市安全監測、行業領域生產安全監測、區域風險隱患監測、應急救援現場實時動態監測等應用需求,利用物聯網、衛星遙感、視頻識別、航空感知、視頻感知和全民感知等五類感知途徑,建設覆蓋全區的感知網絡。實現對轄區內自然災害易發多發頻發地區和高危行業全方位、立體化、無盲區動態監測,多維度全面分析本地區風險信息提供數據。積極推行集約化建設模式,在充分構建系統化、扁平化、立體化、智能化應急指揮體系基礎上,設計建設全區綜合性應急指揮中心。
結合風險防范、監督執法、指揮協調、救援處置等工作需要,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應急基礎信息整合、現場信息獲取、災情研判等能力。充分利用北斗導航、物聯網技術和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在監測預警、災害信息獲取等方面的優勢,實現監督管理、監測預警、指揮救援、決策支持、政務管理等應急管理業務,加快推進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2.強化應急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根據應急管理部對全國應急管理一盤棋一張網的要求,按照國家政務平臺“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方案,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行業企業要在加強自身信息化建設、健全完善相關系統的基礎上,將本地區、本部門掌握的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防治領域的風險和隱患信息以及災害事故信息逐步接入,形成縱向貫通、橫向集成、安全可靠、覆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防治全部行業領域的全國應急管理大數據應用平臺。加強涉災部門之間的數據、資源共享,實現資源的最大化效用,穩步推進全區應急管理信息化“一張圖”。大力整合各類風險隱患信息和自然災害數據以及應急資源基礎設施等,充分利用政府大數據應用支撐平臺的運行數據和綜合分析成果,建立建設應急管理數據中心,努力實現監測監控、預測預警、信息報送、綜合研判、輔助決策、指揮調度等功能,滿足應急管理工作的快速反應、統一指揮、綜合協調的機制。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根據自身職責權限使用全國應急管理大數據應用平臺,協同做好災害事故的防范處置工作,全面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水平。
?。ㄆ撸┘訌姂本仍犖榻ㄔO
1.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整合現有專業救援力量,加強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消防救援等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動高風險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和街道、學校、社區等基層單位加強專兼職應急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在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建設以消防救援隊伍、綜合救援隊伍等2支隊伍為主力,以基干民兵應急隊伍、行業救援隊伍、街道應急救援隊伍等3類隊伍為補充,以社會救援力量、社區級網格員、社區級災情信息員、第三方力量為輔助的三級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加強干部職工能力建設,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應急理論知識培訓,提高應急隊伍人員知識水平,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建立專家人才庫,充分發揮專家在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研判、決策咨詢、專業救援、事件評估等方面的作用。多渠道爭取資金,逐步提高應急隊伍裝備、技術水平。建設一支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
2.強化公眾和社會力量參與應急管理。在突發事件風險防控的人民戰爭中,只有發動起全社會的公眾積極參與、全民聯動,才能構筑起最堅固的人民防線,全面提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群眾基礎。依托紅十字會、藍天救援隊、基層社區以及其他組織,建立形式多樣的應急志愿者隊伍,重點加強青年志愿者隊伍建設,發揮志愿者隊伍在科普宣教、應急救助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健全政府和企業購買應急服務機制,支持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發展壯大。推進社會組織、社區組建志愿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堅持群眾路線,在基層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應急安全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風險防范意識,把安全健康等公共安全和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體系。
?。ò耍┩晟茟蔽镔Y保障體系
理順應急物資管理體制,加快構建以政府實物儲備為基礎,企業(商業)儲備、產能儲備、社會化儲備為支撐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和快速調運機制,構建應急物資智慧化管理體系,提高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1.健全應急物資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應急管理部門統籌協調,統分結合的應急物資管理保障體制。強化應急管理部門組織協調職能,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分級分類管理體系,制定應急物資分級分類儲備目錄,明確各級各部門應急物資管理、儲備范圍和權限,完善應急物資管理保障工作運行機制。完善區、街道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儲備庫建設,健全區、街道的二級政府應急救援裝備與物資儲備體系。推進多災易災街道、社區應急物資儲備點建設,推動形成以區級保障為依托、街道和社區儲備為補充的應急物資儲備保障網絡。指導高危行業重點企業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從采購、驗收和庫存管理方面給予具體意見,使其成為全區應急物資儲備保障網絡的一部分。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綜合保障能力評估和應急物資生產調度、采購、儲備、管理、調配、運輸、回收、報廢等各項制度,完善應急物資管理保障制度體系。健全應急物資緊急征用和補償等制度。規范捐贈物資管理和使用。
2.完善應急物資采儲調配體系。分級分類評估應急物資需求,制定應急物資儲備計劃,健全應急物資分級分類儲備標準,完善應急物資儲備目錄??茖W確定各類應急物資政府實物儲備、企業(商業)儲備、產能儲備和社會化儲備的比例及數量,優化應急物資儲備布局,積極探索建立以政府儲備為主,商業和企業生產能力儲備為輔的應急救災物資儲備機制。其一,政府實物儲備。按照統分結合和倉配一體化模式,優化提升倉儲設施建設布局,加快綜合應急物資儲備庫、專業性應急物資倉庫、部門應急物資儲備點建設。依托專業救援隊伍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儲備。拓寬應急物資采儲渠道,加強政府儲備物資管理,強化物資儲備和管理情況督導檢查。其二,企業(商業)儲備和產能儲備。全面系統開展重要應急物資區域產能布局調查,大力支持產能備份建設,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生產能力布局,健全應急物資生產、供銷企業名錄和重點企業儲備數據庫,編制應急物資供應鏈分布圖。建立完善平戰轉換機制,增強應急物資轉產能力,暢通應急物資生產供應渠道,實現產品儲備與產能儲備相銜接,確保極端情況下應急物資峰值需求的生產供應。其三,社會化儲備。建立應急物資社會化儲備制度,統籌利用企業、個人倉儲設施,采取協議儲備、協議供貨、委托代儲等多種方式,實施應急物資社會化儲備。推廣應急物資集裝單元化,鼓勵、引導、指導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家庭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
3.加強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建設。在現有專業信息與指揮系統基礎上,著力推進全區綜合應急平臺的建設,形成完整、統一、高效的應急管理信息與指揮協調體系,實現各級政府間應急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應急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健全信息綜合研判、指揮調度、輔助決策和總結評估等功能。啟動建設全區應急資源“一張圖”,建立應急數據動態管理和實時更新機制,實現跨平臺、跨部門信息共享。加強應急平臺應用終端采集能力建設,通過應急指揮車、移動應急小平臺、無人飛機、應急手機等裝備實現突發事件視頻、圖像、災情等信息的快速傳遞和報送。
?。ň牛┘訌娀謴椭亟w系建設
1.提升災害現場恢復能力。建立健全抗災救災快速反應機制,保證災后24小時安置和救助措施基本到位。重點加強供水、供電、供氣、排水、交通、通信等生命線工程緊急搶修和臨時轉移安置能力建設,盡快恢復受影響地區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安秩序。建立健全現場災情信息通報機制,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導服務。加強災害現場疫病防治和環境污染消除能力建設,配備必要的防護裝備與處理設備,防止次生、衍生事件的發生。
2.加強恢復重建機制建設。建立健全災情損失評估機制,完善報災核災流程和方式,因地制宜、科學制定恢復重建和發展規劃,落實資金、物資和技術保障,有序開展恢復重建工作。建立健全救災減災協調會辦機制,積極開展對口支援。健全重大災害快速撥付機制和財政救災資金投入機制,全面落實恢復重建項目管理制度和恢復重建資金監管制度。
3.健全調查評估機制。建立健全各類突發事件調查評估機制,規范調查評估程序、內容和方法。建立災害評估專家會商制度,探索建立依托相關科研院所、專家團體和企業的第三方專業風險評估機制。加強災害評估和恢復重建規劃能力建設,開展地震、洪澇、干旱、暴雪、大風、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突發環境事件、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調查評估。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對總結評估報告機制和突發事件案例庫,落實事故災難調查和責任追究制度。
4.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充分調動多方面積極性,倡導社會互助,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力量,構建全社會救助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自然災害保險制度,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逐步建立政府財政投入、社會保險和捐助相結合,多種資金來源共同支撐的救災和恢復重建投入機制。完善全區社會救助平臺和激勵機制,支持鼓勵社會組織、專家和志愿者參與恢復重建工作。
?。ㄊ┖粚崙毙膛嘤栿w系建設
開展全方位、常態化的應急宣教體系,將應急宣教活動納入到精神文明建設體系中。普及應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完善面向社區和公眾的應急科普宣教渠道,提高公眾避險逃生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依托區屬媒體,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站、抖音等各類媒體,開展應急知識科普宣教。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消防日”、“國際減災日”、“森林草原消防日”等系列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拓展應急宣教手段,推動應急知識宣傳片、公益廣告、文藝作品的創作和制播,推動安全科普知識進家庭、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五進”活動的深入開展,營造全區共同參與應急管理的良好氛圍。
四、重點建設項目
?。ㄒ唬┛蛋褪矃^智慧應急管理平臺項目
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完成康巴什區智慧應急管理平臺數字底板建設,以會展中心為圓點完成周邊半徑3公里的數字底板還原建設。應急管理平臺項目主要功能或目標:實現國際會展中心和康巴什區第三小學為精細化建模還原,部署智慧用電模塊并完成各項應急和相關數據采集及數據可視化接入。最終滿足打造“應急管理+智慧網絡”基層應急管理新模式,選取“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和“康巴什區第三小學”作為“一網統管管理”試點單位,打造康巴什區智慧應急管理平臺,為政府提供不間斷的數據跟蹤、安全及智慧管控服務,有效提升城市快速應對和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全面實現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
?。ǘ┩话l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工程
按照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要求以及《內蒙古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試行)》,建設康巴什區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依托氣象部門現有業務系統和氣象預警發布手段,整合康巴什區級政府和各專項指揮部的預警信息發布需求和預警信息發布手段,建設康巴什區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一期),與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系統業務化對接,推動各類預警信息接入,協調各類發布渠道資源,實現多種發布渠道的互聯互通。實現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分災種、分區域、分群體、分時段的及時發布。
建立預警信息接入工作機制,實現與農牧水利、自然資源、民政、公安、地震、交通、環保、衛健委等部門預警信息發布的對接,定期組織政府相關部門召開部門聯席會議,了解部門需求,制定“氣象預報預警+部門防御指引”的聯合發布信息模板,進一步完善預警聯動機制,充分利用各種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和各種社會資源與傳播載體,促進跨部門預警信息的無障礙共享,實現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一張網”。
進一步完善預警信息發布集中制,規范預警信息發布程序,依托廣電系統、無線網絡資源等完成針對不同群體的智能手機接收系統、預警專用接收子系統、預警電子顯示屏子系統、有線廣播電視前端接收子系統等建設,實現預警信息一鍵式發布的全方位、廣覆蓋。
?。ㄈ北茈y場所建設工程
建立區、街道兩級應急避難場所體系。根據《城市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標準》(建標〔2017〕25號),編制應急避難場所建設規劃,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納入到城市規劃、民生建設工程和居民小區建設進程規劃中,合理確定應急疏散場所和應急避難場所的分布,統籌安排應急避難場所必須的交通、供水、供電、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部門選擇在城市廣場、公園、成塊綠地、學校操場和體育運動等空間面積較大的場所拓展應急避難功能,增建必要救災設施,儲備一定數量的應急器材和物資。通過改建、擴建、新建等方式,到2025年,康巴什區至少建設或建成1個Ⅰ類應急避難場所、2個Ⅱ類應急避難場所和5個Ⅲ類應急避難場所。并為全區范圍內的應急避難場所制定配套的疏散安置預案,積極開展應急演練,重點推進區和街道應急避難場所的合理規劃和應急避難場所設施的標志設置,建立相關標識標牌,實現緊急狀態下人員的快速就近疏散。
?。ㄋ模蔽镔Y儲備庫建設工程
建設內容:應急物資采購約 1000 萬元,到2025年對全區應急管理裝備、物資進行補充更新。應急物資分別配置到區應急管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區消防站、區人武部、各街道辦事處。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建立應急資源儲備調撥制度,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建立健全協調配合機制。在康巴什區重點區域、重點節點新建、改建、擴建一批應急物資儲備庫,如綜合救災物資儲備庫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交通運輸應急物資儲備庫、農林業應急物資儲備庫和森林草原防火應急物資儲備庫。加強防汛抗旱、生產安全、環境保護、森林草原防火、重大動物疫情、救災備荒種子等應急儲備,進一步加強對糧油、醫藥用品、防護帳篷等應急物資儲備;嘗試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應急物資儲備模式,建立重要物資及應急物資生產、儲備、征調和緊急配送制度,與社會單位、企業簽訂物資儲存和供應協議,充分發揮社會各方在應急物資生產和儲備方面的作用,實現社會儲備與專業儲備的有機結合,推動應急儲備工作不斷深化,保證應急處置工作和恢復重建工作物資保障需求。加強區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推進多災易災街道、社區應急物資儲備點建設,推動形成以市級儲備為支撐、區級保障為依托、街道和社區儲備為補充的應急物資儲備保障網絡。
?。ㄎ澹┚C合應急救援訓練場、營房建設
建設內容:為適應“多災種、大應急”需要,建成具有應急反應靈敏、功能結構合理、力量規模適度的訓練場和營房,承擔森林草原火災、防汛抗旱、地震救援、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等多災種應急救援任務,同時滿足救援人員生活、訓練及必要的物資儲備。
逐步建立救援基地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電話接警值班室、夜間值班休息室、培訓室、裝備室、器材修理室、救援器材庫、汽車庫、宿舍、食堂、氧氣充填室、機具庫;體能訓練場地、演習訓練、心理訓練、煙熱訓練、燃燒訓練、火幕墻訓練和建筑構件破拆支撐等基礎技能訓練設施;干粉泡沫藥劑倉庫、油料庫等。配置救援基地救援裝備器材,主要包括交通工具、搶險滅火機具、防護裝備、通訊設備、信息采集與處理設備、儀器儀表、處理各類事故的專用裝備與器材、醫療急救器材、防汛搶險物料、無人機、沖鋒舟、水泵、發電機、照明設施、送水車、輸水管、救生器材等。
?。┙ㄔO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
推進康巴什區建設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防范化解城市安全風險,落實完善城市運行管理及相關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會治理格局。
一是周密部署,確保市政安全。開展市政工程普查,深入推進供排水、電力、通信、廣電、燃氣、供熱、排洪、人防、路燈、地下管網等市政工程系統普查,摸清底數和現狀,提高市政設施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嚴防嚴控,確保消防安全?!跋腊踩赜谔┥健?,在消防安全工程實施方面,要求嚴防人員密集場所火災事故。深入開展商場、賓館、公園、歌廳等公眾聚集場所及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火災隱患排查治理;強化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暢通,防火門、防火卷簾等完好有效,其中中心城建筑自動消防設施維保率、完好率均應達到100%。三是強化基礎,保障生產作業安全。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配齊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積極探索建立政府向企業派駐安全生產監督員制度。加強安全管理制度建設,督促指導企業全面梳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各項規章制度管用實用、科學有效,并切實得到落實。
?。ㄆ撸惫芾硎痉渡鐓^建設
推動落實全區應急管理示范社區建設活動,應專門成立由各部門及各街道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組成的區應急管理示范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應急管理示范社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工作,并明確各成員單位的工作分工和責任,同時各鎮、街道均專門成立應急管理示范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并落實一名分管領導專抓,從而保證示范社區建設工作有人抓、有人做,確保各項工作的落實。精心部署示范社區建設各項工作,明確做法、任務,對示范社區建設的內容、標準及各個階段、完成時間作出具體要求。力爭每兩年建設1個應急管理示范社區,以點帶面,充分發揮示范社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定期開展對應急管理示范社區建設的檢查、指導和考核,深入探索開展“全區應急管理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打造出一批主題突出、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綜合應急管理示范鎮街道、社區,全面提升康巴什區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ò耍┗鶎臃姥搭A報預警平臺建設
主要建設內容為:自動監測系統(4處自動雨墑共享站、10處自動水位站、22處視頻站、9處圖像站);預警設施設備(10處預警廣播站、5處簡易雨量站、15處簡易水位站);監測預警平臺(監測預警平臺、智慧河湖監管系統、洪澇系統的軟件開發,無紙化會商系統等)。
主要功能為對主要河段、水庫的雨水情監測通過智能可視化管理平臺,實現河湖視頻可視化管理、數據意圖展示,實時掌握河湖情況,實現全流域可監控、可視化、可監督、可喊話。 電子圍欄系統服務:水庫電子圍欄系統,包含23臺AI攝像機和配套供電系統及網絡傳輸線路。在烏蘭木倫水庫周邊布設電子圍欄,對庫區異常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包括對人員闖入、車輛駛入、異常船只等情況進行智能監測,提升烏蘭木倫水庫的安全等級,并降低巡護人員的管理壓力。
淤地壩警戒系統服務:淤地壩警戒系統,主要包括視頻監控、水位監測和喊話廣播。建設水位監測系統并配套現場實時監控,可實現對淤地壩區的實時喊話,防止出現異常闖入帶來的人員傷亡。
無人機動態巡檢系統服務:無人機動態巡檢系統服務主要包括無人機、無人機機庫、無人機管理平臺。多功能無人機可實現最大飛行距離7km、最大飛行海拔高度7000m、最大懸停時間30分鐘、可抵御小雨及7級以下大風、拍攝高清照片視頻,模塊化設計可搭載不同模塊開展多種任務。利用無人機高空飛行的俯瞰視野、自主飛行巡邏能力以及夜間遠紅外探測能力,擴大流域信息采集面,形成有效的24小時監管覆蓋,提升預警能力。
街道辦終端系統服務:哈巴格希、青春山、濱河和康新等4個街道辦事處終端訪問系統。包括專線、顯示設備和智能終端,及時掌握預警信息。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切實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各級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將應急體系建設納入本區域和本部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推進,實現應急管理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立完善應急管理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機制,強化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管理機構職能,及時協調解決應急管理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ǘ娀瘏f調配合,形成應急管理工作合力
區政府要加大規劃實施的綜合協調、統籌安排力度,做好各級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之間以及與相關規劃之間的銜接,充分利用好存量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各街道、區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明確任務,落實責任,認真研究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保障規劃主要任務和重點建設項目全面順利完成。
?。ㄈ┘哟筚Y金保障,確保應急工作順利開展
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全區各級政府要強化財政對規劃實施的保障作用,加大應急能力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將相關應急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財政預算內基本建設計劃,給予優先安排和保障。落實重點項目建成后的日常運行和維護資金,加大對應急體系建設項目投資的傾斜力度。發揮政策導向作用,開辟多元化的籌資渠道,積極引導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社會各方面相結合的應急保障資金投入機制。
?。ㄋ模┙∪瞬疟U?,加強應急隊伍建設
緊密結合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管理等發展戰略,統攬全局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應急管理干部、應急管理專家、基層災害信息員、社會救援力量、志愿者服務人員等隊伍建設。加強科學研究,培養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管理工程技術、搶險救災等方面專業人才,全方位、多層次的開展專業人才教育培訓,擴充人才隊伍數量,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形成一支能應對不同災種,滿足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管理需要,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業過硬的人才隊伍。
?。ㄎ澹﹪栏窨己嗽u估,加強應急管理督促檢查
建立應急管理工作考核評估制度,將應急管理工作指標納入各級政府和部門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強化應急管理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對突發事件處置不力的,或因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等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建立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實施的目標責任制,對應急體系建設規劃中的主要目標和建設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主要目標和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第二篇 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和聲譽,事關千家萬戶幸福安康。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增強全民安全意識,構建安全責任體系,遏制重特大事故,全面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建設平安康巴什,為康巴什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康巴什區應急管理局組織編制了《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
本規劃是康巴什區“十四五”時期的安全生產專項規劃,規劃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安全生產條例》《內蒙古自治區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應急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鄂爾多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康巴什區有關部門和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結合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提出2021年至2025年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思想、規劃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本規劃是康巴什區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制定實施年度工作計劃和各項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據,是今后五年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綱領。
一、現狀與形勢
?。ㄒ唬┌l展現狀
1.設區以來的建設成效
設區期間,在康巴什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鄂爾多斯市應急管理局的指導幫助下,康巴什區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紅線意識,堅守底線思維,切實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把安全生產與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相繼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為核心,以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批示精神和決策部署為主線,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達標,突出抓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專項整治、“打非治違”等重點任務,不斷加大工礦商貿、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特種設備、粉塵防爆、有限空間作業等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全區安全生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安全生產狀況保持了總體平穩的發展態勢。
安全生產總體形勢持續穩定?!笆濉逼陂g,康巴什區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4起,死亡4人,同口徑下,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連續三年下降,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
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不斷完善??蛋褪矃^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將安全生產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專題研究部署,設區期間,區安全監管責任體系不斷獲得完善。一是安全責任意識顯著提高,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已得到各部門的廣泛認同。二是安全監管責任得到層層落實,將安全生產績效納入“五位一體”總體考核中,每年結合實際簽訂責任狀,推動形成了黨委、政府抓總體,綜合監管部門抓面,行業監管部門抓線,街道辦事處抓點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確保各項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開展。三是安全生產考核量化指標不斷完善,出臺的《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獎懲辦法》、《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等文件,明確了考核獎懲辦法,量化并細化了考核指標,設置了更加科學合理的考核內容,使考核結果更加公平公正公開。
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治理長效機制初步形成。有效統籌協調了各行業各領域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力量,各行業監管部門加強聯合執法,將安全生產大檢查、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排查治理和專項整治等行動有機結合,深入推進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一是制定印發了《工貿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實施指南(試用版)》等技術指導文件,為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提供了技術標準,在危險化學品領域全面開展風險評估,劃分“紅橙黃藍”風險等級,實行分級管控。二是持續開展“兩重點一重大”及其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專項整治行動,積極查找薄弱環節,全面提升康巴什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監管對象本質安全水平?!笆濉逼陂g累計檢查企業565家次,排查整改隱患865余條,不斷加大專家巡查力度,僅2019年應急、住建、商務、市場等部門累計聘請專家72人次,檢查企業156家次,排查整改隱患347條。三是強化了重要時期、重要節點安全監管。每逢節假日、極端氣候等重要時間節點,區有關部門均及時印發通知,全面部署安全生產工作,狠抓安全防范措施落實,確??蛋褪矃^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四是在重點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截止到2020年,安責險在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冶金、工貿等行業領域投保企業 18家次,實現保費22.3萬元,覆蓋企業員工125人。
安全生產科技化、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蛋褪矃^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科技興安”戰略部署,以科技化手段促進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形勢實現平穩發展。一是開發完成康巴什區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了康巴什區企業基礎數據庫,企業注冊入庫,其中重點監管企業整合接入企業監控視頻,安委會、部門、企業利用手持執法終端(手機 APP )對安全隱患進行檢查、督查,實現對企業自查情況、部門檢查情況、安委會督查情況的三級監管。二是安全生產動態監管系統不斷建設完善,在道路運輸領域實現了對長途客運、危險貨物運輸等車輛及駕駛人員的動態監管,強化了對駕駛員的行為規范和對全區重點車輛安全情況的實時了解。
從業人員和居民安全意識普遍增強。安全生產文化建設得到進一步推進,從安全宣傳教育入手,以安全培訓為抓手,以事故案例為典型,切實開展安全生產文化建設。一是規范“安全生產月”活動的組織開展,建立定期聯絡、信息報送和監督考核為主要內容的聯絡工作制度,全面深入開展活動,確?;顒有Ч?。二是積極組織實施送安全文化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的“五進”活動。三是通過召開培訓會、廣播電視臺、現場發放宣傳資料、簽字承諾、短視頻平臺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廣泛宣傳安全生產知識,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技能。
2.設區以來存在問題
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薄弱。一方面,康巴什區部分企業安全保障能力比較差,裝備設施陳舊老化,相當一部分企業主要負責人缺乏安全生產法律意識、風險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薄弱。另一方面,基層安全監管部門力量薄弱,有相關專業背景的監管人員占比不高,懂法律、會監管、能執法的監管人員不足。
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有待強化。一是安全生產“一崗雙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理解還不到位。二是安委會各部門監管責任有待進一步理清,部分行業領域安全監管職責不清,受機構合并、職能分離影響,產生了新的職能交叉和監管盲區,橫向部門之間協調聯動不足。三是企業主體責任還有待進一步壓實。安全生產工作“政府熱、企業冷”問題依然存在,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程度依然不足,投入不足、管理機構不全的現象依然存在,一線操作人員在從事生產時存在嚴重的僥幸心理。
安全監管監察執法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增強。從日常監管看,個別行業領域企業存在違法違規經營現象,但相關部門僅對隱患進行限期督辦整改,采取行政處罰的相對較少,依然未能扭轉為企業檢查隱患的思想,各部門間執法信息共享度不高;未建立標準化的執法監察工作方案,執法效率和程序化執法有待提升;基層特別是街道安全監管力量薄弱,監管人員數量不足、專業能力普遍較低。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亟待提升。安全生產應急值守及處置能力相對薄弱;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不足,專項預案、部門預案、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銜接不夠;應急救援力量相對薄弱,救援演練基地建設、大型裝備和專用裝備配置與應急救援工作的實戰需要存在較大差距;安全生產應急資源碎片化的現狀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應急物資儲備、調用、補償和保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社會公眾安全文化素質有待提高。企業安全培訓和考核形式單一,存在培訓走過場、考核過于寬松等問題。從業人員流動性大,文化程度低,安全教育陷入“培訓一批、離開一批、再來一批”的怪圈,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社會整體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法治觀念仍然比較淡薄,自防自救能力不足。
?。ǘ笆奈濉毙蝿菖c挑戰
1.“十四五”面對的形勢?!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也是康巴什區堅守“紅線意識、底線思維”,有效預防和堅決遏制生產安全事故,實現安全狀況根本好轉的決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特別是我國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變化做出的重大判斷。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边@既是新時代黨對安全生產的總目標、總要求,也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目前康巴什區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的增長為安全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公民對良好居住環境和城市公共安全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經濟發展必須與安全生產協調發展。從發展的機遇看:一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發展思想,為推動安全生產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實現路徑。二是《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內蒙古自治區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實施,為依法治安,特別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提供了思想遵循和法律依據。三是“十四五”期間,伴隨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設不斷推進,康巴什區經濟發展形勢不斷向好,為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提供了堅強保障,安全生產條件有望得到全面改善。四是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工作經過設區期間的積累,政府安全監管能力、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進步,為“十四五”安全生產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五是政府和社會對安全生產的關注度、參與度不斷增加,廣大人民群眾安全意識不斷增強,安全知識水平不斷提高,為安全生產營造了良好氛圍。但是,“十四五”期間,我們面臨的安全生產新形勢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2.“十四五”面臨的挑戰。一是現階段安全生產仍處于爬坡過坎期,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工業快速發展階段積累的安全生產矛盾正在集中顯現,安全生產不確定因素增多,新材料、新工藝、新業態不斷涌現,可能伴生新的風險,安全生產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二是人民群眾和企業員工對生命與健康更加關注。法律法規對安全生產事故的追責更加嚴厲,安全生產呈現“風險度極高,容忍度極低”的嚴峻態勢。并且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傳媒的結合,安全生產事故極易被放大化和國際化,加重了危機沖擊力和危害程度。三是高危行業占比較大,生產經營單位數量較多。建筑、?;雀呶P袠I在生產經營單位數量和生產從業人數占比較大。當前康巴什區共有危險化學品企業 23家,其中已開展安全風險分級評估的7家企業中,藍色風險等級7家。同時人員密集場所、辦公樓與科研單位、建筑施工領域和道路交通領域容易發生火災、高空墜物、坍塌、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交通事故等生產安全事故,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二、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
?。ㄒ唬┲笇枷?/p>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以做好“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堅持把安全作為發展的前提、把發展作為安全保障,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樹牢紅線意識,堅守底線思維,重點解決影響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性、基礎性、共性問題,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深化社會共治,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康巴什區建設成經濟健康發展、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安全發展示范城市。
?。ǘ┗驹瓌t
1.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安居樂業。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底線思維,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在區域經濟社會規劃、建設和管理中科學辨識安全風險,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能力,確保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堅持統籌兼顧,促進協調發展。將安全發展作為康巴什區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原則和內容,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質量、速度、效益的關系,推動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
3.堅持依法治安,提高法治水平。運用法治思維和手段解決安全生產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在抓重點、補短板上精準發力,加快形成規范的安全生產法制秩序,加大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追究和處罰力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增強監管執法效能,推進安全生產責任制、宣教培訓等制度體系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
4.堅持預防為主,著力源頭治理。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源頭治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安全生產貫穿于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生產流通等各環節,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類安全生產風險。
5.堅持企業主體,強化政府監管。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政府及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切實發揮政府監管職能。
6.堅持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安全生產理論創新、制度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通過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創新安全宣傳教育形式等方式,使安全生產切實在推動康巴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ㄈ┮巹澞繕?/p>
1.總體目標。到2025年,康巴什區安全生產事故風險防控水平和全民安全素質明顯提升,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狀況全面改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應急救援體系進一步完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指標全面下降,一般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基本杜絕,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安全生產各項主要指標處于鄂爾多斯市領先水平。
2.具體分類目標
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十四五”規劃指標及目標
指標分類 |
指標名稱 |
十四五 |
指標屬性 |
|
保 障 能 力 性 指 標
|
人
防
|
企業負責人培訓合格率
|
100%
|
預期性 |
安全生產許可證持證率
|
100%
|
預期性 |
||
注冊安全工程師配備率
|
100%
|
預期性 |
||
企業負責人專業學歷達標率
|
100%
|
預期性 |
||
行政執法隊伍持證上崗率
|
>50% |
預期性 |
||
從業持證上崗率
|
100%
|
預期性 |
||
企業安全應急培訓費用投入合格率 |
100%
|
預期性 |
||
校園安全教育開展次數
|
>2
|
預期性 |
||
技防 |
高危行業或重大風險源在線監測率 |
100% |
預期性 |
|
個體防護裝備配備率
|
100% |
預期性 |
||
執法設備使用率
|
100% |
預期性 |
||
管
防 |
安全生產標準化通過率
|
100% |
預期性 |
|
企業安全隱患整改率 |
>95% |
預期性 |
||
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落實率 |
100% |
預期性 |
||
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參保率 |
100% |
預期性 |
||
安全責任書簽訂率 |
100% |
預期性 |
||
安全文化示范企業數 |
≥2家 |
預期性 |
||
安全示范社區數 |
≥2個 |
預期性 |
||
應急預案備案率 |
100% |
預期性 |
||
應急演練次數達標率 |
100% |
預期性 |
||
約束性指標 |
絕對指標 |
生產安全事故起數 |
≤17起 |
約束性 |
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 |
≤11人 |
約束性 |
||
相對指標 |
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 |
≤0.012 |
約束性 |
|
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 |
下降20% |
約束性 |
||
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 |
≤0.38 |
約束性 |
三、主要任務
?。ㄒ唬┩晟坪吐鋵嵃踩a責任體系
1.強化黨政領導責任落實。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區直有關部門和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重要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分管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進一步細化黨政領導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完善黨政領導安全生產考核機制和辦法,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黨政領導月度績效考核和年度述職報告,對履職情況定期通報、及時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約談,嚴格落實生產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度。
2.嚴格落實監管責任。根據《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制修訂康巴什區部門工作職責規定和安全生產責任清單,理清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的關系,明確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的執法責任和監管范圍,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強化措施,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抓好本部門、本行業、本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開展安全檢查,進一步強化監管,確保責任全覆蓋、監管無縫隙;創新政府監管方式,強化監管與執法銜接,建立健全安全監管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推進聯合安全執法檢查常態化。
3.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嚴格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全面加強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的通知》、《內蒙古自治區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等法規條例,企業對本單位安全生產負全面責任,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核心,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督促指導企事業單位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職責,依法依規制定安全生產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構建“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企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積極構建全員參與的隱患排查整治機制,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各部門、各車間、各班組、各崗位隱患排查的方式和內容,實行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確保整改責任、資金、措施、時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發揮中央、自治區駐區企業和市、區直屬國有企業安全生產示范帶頭作用。
?。ǘ┙∪踩a監管體系
1.創新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方式。制定執法計劃,細化執法工作流程,實行分類分級監督管理,依法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采用雙隨機抽查制度,采取突擊抽查、暗訪暗查、交叉檢查、重點抽查等多種方式,加大執法檢查頻次,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強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間的信息通報、協同調查、聯動執法機制,實現部門執法信息共享;充分發揮刑事責任追究對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規企業的震懾作用,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加強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與公檢法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安全生產違法線索通報、案件移送與協查機制,提高企業違法成本。
2.規范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行為。進一步依法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執法聽證制度,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強化行政處罰過程控制;增加配備執法車輛、移動執法終端等執法裝備,改善現場執法、調查取證、應急處置等監管執法條件,實施執法全過程記錄;實行派駐執法、跨區域執法或委托執法等方式,加強街道安全生產執法工作;制修訂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執法監察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實現安全生產執法監察隊伍執法辦案流程統一、執法文書填寫統一、執法案卷歸檔統一、執法禮儀和用語統一,嚴格履行檔案移交、登記、借閱、保管和銷毀等手續,定期開展執法監察標準化實施效果評估。
3.增強監管執法能力。優化基層執法人員專業結構,提高專業執法人員配比率,提升執法專業水平;嚴格監督檢查員隊伍選拔條件,加強業務培訓,制定實施輪訓計劃,聘請專家指導服務,提高基層監督檢查員隊伍的專業水平;進一步制定完善監督檢查員管理、培訓、考核、分類分級、退出機制辦法和標準;充分運用移動執法終端、“互聯網+監管”、電子案卷等手段提高監管執法效能。
4.加強信用監管,完善信用制度。切實把“雙公示”工作落到實處,保持“雙公示”工作的常態化和信息公示的及時性、全面性、準確性,對照責任清單,認真梳理業務工作流程,結合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工作實際情況,按照“雙公示”工作制度要求,查漏補缺,及時向“公示賬號”公示相關情況內容;推進涉企信息歸集共享,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和廣泛應用,嚴格依法科學界定守信和失信行為,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做到市場主體“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5.完善風險管控機制。針對安全生產規律和特點,緊緊盯住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重點時段,超前研判各種安全風險,制定采取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全面排查整治隱患,有效防范各類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加強領導,全面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監管,大力推進安全風險管控;詳細摸排,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加強應急值守,強化安全生產應急處置。
?。ㄈ┥罨攸c行業領域安全綜合治理
1.道路交通安全領域。一是加強道路安全管理。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審核機制,將道路交通安全審核貫穿于交通規劃、設計、建設及運營的各個階段;優化完善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增加道路防護欄和隔離墩,防范道路交通事故引發的次生災害;推進城區立體過街設施工程建設;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綠色通道網絡建設;全力做好惡劣天氣交通管控,建立完善氣象、環衛、住建、交管等部門的協調聯絡機制,確保惡劣天氣各相關部門早采取措施,及時清除路面積雪、結冰,做好惡劣天氣交通安全提示工作;嚴厲打擊超載、超速、酒后駕駛、非法營運等違法違規行為。二是加強重點車輛和配套設施監督管控。持續深化大數據技術應用,對重點車輛和駕駛人實行分類管理、精準管控;強化不符合安全要求電動自行車的源頭管理;排查、整治新能源公交車輛安全隱患;研究制定網約、共享等新興運輸業態的安全監管措施和實施辦法;推動建設出租車監控管理系統,實現對出租車輛和駕駛人員動態監管;開展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安全風險評估,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充電設施采取限期整改、遷移、立即關停等措施;規范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專用停車場使用管理。三是落實道路運輸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行業規定,進一步規范客貨運企業車輛和駕駛人員的管理,開展車輛定期安全檢查,加強駕駛員應急操作處置和安全生產知識的針對性學習教育;完善客運、貨運汽車動態監管系統使用制度,強化對駕駛人員操作規范考核;強化汽車客運站源頭安全管理,從嚴從細規范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工作,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交通管制和客流等情況,對影響客運車輛安全行駛的該停班的要堅決停班,同時做好旅客的宣傳解釋、退票疏導和候車服務等工作。
2.建筑施工領域。一是加強城市建筑市場管理。嚴厲打擊違法分包、轉包、掛靠,無資質或超越資質承包工程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淘汰不符合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條件的建筑企業和施工工藝、技術及裝備。二是強化監管與隱患排查力度。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督管理力度,增加檢查頻次,實行“清單式管理”模式,細化執法檢查方案;以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機械和地下工程等主要風險源為防控重點,建立完善重大風險源臺賬管理及檢查結果公示制度;加強在建重大工程對周邊構筑物及水、電、氣等地下管線的安全影響評估;推進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三是加強建筑工地安全生產培訓工作。督促施工單位組織開工前各類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要求施工單位安全技術管理人員到崗到位,組織好對作業人員,特別是換崗、轉崗及新進場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加強安全生產技術交底,教育進場人員遵守操作規程,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施工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全部持證上崗。
3.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領域。一是強化危險化學品運輸、使用和廢棄處置安全管理;強化事故責任追究,經事故調查明確應對事故負有責任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和有關責任人員,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責。二是提升危險化學品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能力。強化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定期開展危險化學品企業負責人培訓考核。三是強化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隊伍監管能力,聘請專家指導服務,每年定期安排檢查;運用“互聯網+監管”提高監管水平。四是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格精準監管執法,制定并公布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行業執法計劃,進一步加大對重大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督促企業完善特殊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切實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和能力。
4.消防安全領域。一是強化火災隱患源頭管控。依法加強消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以及消防產品的生產、經銷企業的管理,對違法失信行為和違反消防安全“承諾書”的違約失信行為進行公示;到2025年,不合格消防產品市場占有率控制在5%以下。二是狠抓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評估,結合康巴什區產業結構、經濟特點和火災形勢,分析消防安全薄弱環節,建立常態化且有針對性的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機制;以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高層地下建筑、火災高危單位及重大火災隱患等為重點,加大消防安全檢查頻次和火災隱患整治力度,創新基層消防安全管理,嚴防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將老舊居民樓消防設施改造、消防車通道整治、火災隱患集中區域治理等重大消防安全問題納入政府民生實事工程。三是推廣落實區域聯防機制。合理劃分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聯防片區,明確牽頭單位,細化職責分工,開展專門培訓;結合消防監督檢查,組織聯防單位開展互查互檢、會議會商、業務交流、培訓演練等活動,定期分析隱患問題,研究解決對策;單位隱患自查自改、火災自防自救和區域應急聯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5.特種設備領域。全面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以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大型游樂設施等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加強行業自律,建立“黑名單”制度,促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強化特種設備安全宣傳教育,普及公眾特種設備安全知識,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特種設備安全意識,降低電梯事故率,杜絕特種設備事故;繼續完善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體制機制建設;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突出重點監管,提升監管效能。
6.工礦商貿領域。大力推進康巴什區工礦商貿企業進行隱患排查、風險管控,確認企業是否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整改隱患,提升安全條件;持續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場所、涉及可燃爆粉塵作業場所等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實施粉塵防爆、有限空間作業等安全技術改造,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督促企業全面排查隱患,建立完善企業基礎臺賬,做到“一企一檔”;加強宣傳培訓和服務指導,促進企業落實安全標準化,提升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能力。
7.文體旅游。加強對大型文體活動、公共場館和景點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的人流管控與風險評估,落實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和行業標準化管理;建立旅游市場綜合監管部門間聯席會議機制,健全旅游市場監管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強化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經營單位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健全搶險和醫療應急救援隊伍,配強專業救援設備。
8.學校校園。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將安全教育納入日常教育體系;完善校園及周邊地區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警示標識、交通設施建設;加強校車、校舍、跑道、游泳池、實驗室等基礎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加大對“黑校車”的打擊力度;全面排查、整治無證幼兒園的安全隱患。
?。ㄋ模┰鰪姲踩a科技支撐
1.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與裝備。引導、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推動粉塵涉爆、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道路運輸等高風險企業開展安全技術改造和工藝設備更新;完善安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加大企業安全科技研發和推廣力度,健全安全生產科技政策和和投入制度;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提升高危行業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水平。
2.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完善康巴什區企業基礎數據庫更新長效機制,實時對數據庫中注冊企業、重點監管企業,企業監控視頻接入進行更新與增減;進一步細化安全生產信息平臺網格化管理人員監管責任,明確網格人員監管內容,通過平臺實時上傳當日工作開展情況,壓實監管責任;簡化手持執法終端(手機APP)功能和界面,降低操作難度,加強終端的使用培訓;完善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實現建筑、工礦商貿、?;刃袠I數據的橫向接入;充分利用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工礦商貿綜合信息化監控系統等推行“互聯網+監管”的新型監管模式;按照應急管理部信息化建設任務部署,完成數據接入、平臺建設等相關工作。
?。ㄎ澹┩苿影踩a文化建設
1.提高各級地方領導干部安全領導力
通過開展“領導干部安全領導力”鍛造工程,堅定貫徹執行“安全發展”理念牢記總書記的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作為最高職責,不因追求一時發展而降低安全門檻,放寬安全標準,觸碰安全紅線;推進“紅線意識”、“生命至上”理念落地,運用法治思維和科學方式,將“生命至上”理念落實在發展規劃、制度建設、安全管理、隊伍建設、安全投入等工作過程中;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安全生產風險防范專業能力,增強業務本領,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特別是安全分管領導要懂行專行,對分管領域的專業業務不當外行。
2.強化企業負責人以人為本觀念
推動實施企業負責人“安全發展”觀念落地,強化企業負責人帶頭意識,重視、支持、親力親為抓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進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專業素質提升,建立安全生產決策層人員的安全理論學習制度,制定和實施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專業化分級能力培訓計劃。
3.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素質
開展企業管理人員“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宣教活動,全面組織企業各級、各類管理人員,學習、領悟總書記“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重要論述,理解其深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圍繞提升職工基本技能水平和崗位風險管控、安全隱患排查及初始應急處置能力,構建針對性培訓課程體系和考核標準;推動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或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嚴把新上崗員工安全素質培訓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三級教育;強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考試,提高特種作業人員學歷準入條件。
4.培塑全社會良好安全文化氛圍
扎實推進安全法規、安全文化、安全理念、安全知識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推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培育企業安全文化,筑牢安全管理防線,推動企業建立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重點開展學校開學、復課安全防控和居家學生生活安全教育,做到安全宣傳從早抓起、從小抓起;建立社區安全宣傳機制,推動安全示范社區建設,結合社區特點開展示范性、浸潤式安全宣傳;同時社區安全宣傳有組織體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冊子、有廣播設施等“四有”工作機制,全面提升居民安全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積極推動家庭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提升以家庭為單元的安全能力建設,結合家庭特點開展個性化、親情式安全教育,匯聚關注安全的家庭合力;加快建設安全企業、安全校園、安全社區,建設評選區級安全文化發展示范企業和社區,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⒔∪鐣仓误w系
1.推進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合理規劃網格、匹配監管任務與監管力量,提高基層風險辨識評估、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報告和先期處置能力;整合消防網格員、安全生產網格員、災害信息員等網格員職責,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提高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水平,規范網格員信息上報途徑,增強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與政府相關服務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推行“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等聯合聯動共建共管的社會管理模式;進一步暢通安全生產微博、微信、電話等安全隱患、安全事故舉報監督渠道;支持引導社區居民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事故前期應急處置,積極推進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2.提高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建立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專家庫,制定資格推入、測評考核、動態調整等管理制度,完善專家參與技術服務、監督檢查和決策咨詢機制;進一步加強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安全技術服務的工作力度;鼓勵行業協會、安評機構等中介組織接受企業委托參與安全管理,提供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服務;引導國有企業和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發揮自身安全技術、管理和人才優勢,在專業服務隊伍培育等方面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全面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加大推廣宣傳、完善保險方案、優化理賠流程,充分發揮保險機制的預防和保障作用。
3.規范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市場秩序。引入市場化競爭性選擇機制,規范服務市場從業行為,進一步加強監管,依法嚴格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信用體系管理,探索建立專業安全服務機構考核評價和懲戒淘汰機制,引導安全生產服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4.完善合作交流機制。加強各鎮街道與各部門間協調聯動,建立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協同處置等有效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推動建立與市內各旗區特別是周邊各旗區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合作機制,加強聯防聯控、經驗交流、資源共享、救援比武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ㄆ撸┨嵘鹿示仍蛻碧幹媚芰?/p>
1.強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建設。配強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加強應急監管和協調指揮工作;開展應急救援專項培訓,強化應急措施動態修訂和應急救援演練,切實增強組織協調能力和現場救援效果;整合全區應急、地震、氣象、交通、公安、農牧水利、醫療、消防救援等各聯動單位信息資源,實現警情信息互聯互通,完善部門間數據交換共享機制,實現應急救援技術支持、應急指揮平臺功能和應急資源共享與統一調度,銜接好“防”與“救”、“統”與“分”的責任鏈條,確保責任鏈條無縫對接,形成整體合力,發揮好應急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
2.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和物資保障能力建設。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構建以消防救援隊伍以及綜合救援隊伍等專業救援隊伍為主力,以基干民兵應急隊伍、行業救援隊伍、街道應急救援隊伍等3類隊伍為補充,以社會救援力量、社區級網格員、社區級災情信息員等力量為輔助的三級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健全應急物資管理體制,制定應急物資分級分類儲備目錄,健全應急物資緊急征用和補償等制度,明確各級各部門應急物資管理、儲備范圍和權限;完善應急物資采儲調配體系,科學確定各類應急物資政府實物儲備、企業(商業)儲備、產能儲備和社會化儲備的比例及數量,優化應急物資儲備布局。
?。ò耍┩七M城市安全發展
1.加強城市安全源頭管控??茖W制定康巴什區城市安全發展總體規劃,以及城市綜合防災減災、地質災害防治、防震減災、排水防澇、防洪、安全生產、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專項規劃;嚴格各項法規標準體系落實,針對康巴什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規范文件,形成完善的城市安全法治體系;嚴格執行并適時修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加快重點產業安全改造升級;加強基礎設施安全管理,嚴格城市供水、供電、供熱、供氣、排水防澇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運營過程中的安全監管;加強對城市建筑特別是老舊小區外墻及保溫墻皮掉落、落水管掉落、外掛平臺護欄腐蝕等公共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城市小區天然氣管道、集中充電棚以及地下停車庫等的安全監管;加強城市公交車、客運車輛、校車、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物流貨運和郵政快遞運輸車輛日常運行的安全監管。
2.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機制。強化安全風險管控,出臺城市安全發展戰略規劃,構建城市安全風險立體防控體系,制定街道、重點行業領域、災害多發區域等多個層面的風險評估方法,全面辨識評估城市安全風險,繪制“紅、橙、黃、藍”四色等級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至少每五年開展一次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充分利用康巴什區安全生產信息平臺,完成危險化學品、煤礦、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風險信息數據橫向接入,建立城市安全信息“一張網”,提高智慧決策水平;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健全城市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建立完善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嚴格實施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制度,推動消防、?;?、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建設廣域、高效應急管理體系,完善城市應急救援信息共享、多部門協同預警和響應處置,完善康巴什區應急指揮管理平臺建設,推動城市應急數據整合,提高城市生產安全事故處置水平。
3.強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推動地區安全產業發展,鼓勵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提升安全專業技術服務力量;強化安全科技創新和應用,加大對城市安全監管信息化、風險辨識和重大安全隱患整治、安全設施和應急裝備等方面的科技創新投入;運用大數據改進社會治理模式,著力構建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創新民主管理形式和方法,推動社會參與監督;建立城市安全發展指數體系,綜合評估城市安全發展水平,建立城市安全效能評價方法體系,統籌整合、科學設定城市安全考核指標;加強安全宣傳教育,融合推動安全文化示范企業、應急管理示范單位、青年安全示范崗建設,全面提升市民安全素質和技能,建立完善城市安全公眾互動交流信息平臺,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重點工程
?。ㄒ唬┌踩O管執法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簡政放權和“能減即減、應減必減、能放必放、重心下移”要求,依法依規取消或下放安全生產行政審批事項,行政審批項目一律進入政務大廳,實行“一站式”服務,提高審批效能;把安全法治納入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人員法律法規和執法培訓,優化基層執法人員專業結構,提高專業執法人員配備比率,對在崗人員原則上每3年輪訓一次,危險化學品領域2025年底前具有化工安全生產相關專業學歷和實踐經驗的執法人員數量達到在職人員的75%以上;制修訂執法監察標準化辦法,實現執法監察標準化達標率100%;配齊執法裝備,強化移動執法終端使用培訓;強化動態實時監管,探索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
?。ǘ┌踩a標準化達標工程
2025年底前, 規模以上工礦商貿企業全部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以上標準有效運行,建筑施工企業及其他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合格率達到100%,新建工程項目100%安全標準化達標;推動安全生產企業標準“一企一策”工作開展,鼓勵企業結合實際,按照“完善機制、落實責任、自主制定、持續改進、標桿引領、科技支撐、循序漸進、全面提升”的原則制定企業標準,形成一批可推廣復制的企業標準化工作做法和經驗。
?。ㄈ┌踩a信息化建設工程
開展城市公共安全整體評估,出臺城市安全發展戰略規劃,全面開展城市安全風險綜合評估,繪制全區安全風險分布電子地圖;配合完成鄂爾多斯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任務,對照市應急管理局下達的建設任務,重點圍繞"感知范圍擴展、支撐能力強化、系統建設完善”的要求,完善平臺使用建設,實現以信息化推進安全生產管理現代化,促進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康巴什區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應用,加快工礦商貿、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安全信息橫向接入工作,構建城市安全風險“一張網”,嚴格落實《康巴什區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管理辦法》,加大平臺使用力度,實時掌握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動態;推進應急信息平臺系統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5G信息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實現重大風險和隱患在線監測、超前預警預報和災害事故高效處置,實現應急預案管理、信息匯總、綜合研判、輔助決策、模擬演練、綜合評估等功能;強化重大危險源分類監管,實現重大危險源實時動態監控,推動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工礦商貿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提升重大風險智能監測系統覆蓋密度和建設質量,健全完善多種感知設備科學布局的先進物聯網監測系統,建筑安全生產領域到2025年實現2個以上施工工地具備智能化在線安全監管。
?。ㄋ模┲攸c行業領域整治工程
推進商場市場、學校、“九小”場所、高層建筑防火能力提升建設工程;更新現役老舊鋼質中壓燃氣管道,實施重要場所管道天然氣入戶改造;加大工礦商貿行業“兩場所一企業”治理;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城區立體過街設施工程建設;推進智能化數字化工礦商貿建設工程。
?。ㄎ澹┌踩a實訓基地建設工程
購置安裝應急安全教育培訓各類設施設備,搭建智能化、大數據的綜合性培訓平臺。設立云機房、多媒體演示區;建設消防安全教育體驗區、自然災害體驗區、交通安全教育體驗區、安全生產體驗區、校園安全教育區、應急設備產品展示區和各類應急救援(事故、災害等)演練區,醫療救助教學區、禁毒教育基地、人民防空體驗區及素質拓展區;建設建設工程施工、危險化學品、工礦商貿、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領域培訓教室;建設建設工程施工、危險化學品、冶金、工礦商貿、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領域的實訓演示場館。
?。┌踩a標桿榜樣引領工程
創建安全文化建設標桿示范企業,到2025年,培塑1家以上區級安全文化示范企業,開展企業安全文化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樹立文化建設先進典型,總結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企業安全文化模式,進一步推動安全文化建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遴選安全生產榜樣個人,利用榜樣力量,發揮其在各層次、各崗位的標桿示范引領作用,以小促大、以點帶面,激勵從業人員學習先進、追趕先進、爭當先進,積極釋放潛在的正能量,全力營造安全發展良好氛圍。
五、保障措施
?。ㄒ唬┙M織領導
加強組織領導,區各相關部門要按照本規劃的要求,嚴格執行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總體布局,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銜接,做好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和落實,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各單位的任務和責任。
?。ǘC制保障
將本規劃落實情況納入對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年終考核內容,進一步提高考核權重,把考核結果作為能力評價、選拔任用和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完善監督檢查、定量考核和評比獎懲制度,將年度安全生產事故控制指標等作為各級政府部門安全生產“一票否決”考核指標。
?。ㄈ┵Y金保障
建立企業、政府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化安全生產投入機制。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經濟政策,列支專項資金治理重大隱患。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制度,嚴格資金使用管理,確保資金使用效率。各級要將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建設、安全生產重點工程項目、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能力建設等納入本級政府公共財政支出的優先領域。
?。ㄋ模┤瞬疟U?/p>
加強安全管理人才培養和儲備機制,加強對各級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擴充人才隊伍數量,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建立康巴什區安全生產專家庫,制定資格推入、測評考核、動態調整等管理制度,完善專家參與技術服務、監督檢查和決策咨詢機制。進一步加強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安全技術服務的工作力度。推動行業協會、安評機構等中介組織規范發展,鼓勵參與安全生產,提供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服務。
第三篇 綜合防災減災救災
“十四五”規劃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的重要方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彰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標志。
本規劃是康巴什區“十四五”時期的防災減災救災專項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森林防火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自然災害救助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自治區應急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鄂爾多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康巴什區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與形勢
?。ㄒ唬┌l展現狀
1.設區以來的建設成效。設區期間,康巴什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主動尋求防災減災救災的有效途徑,積極爭取上級政府支持,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大力引導災區群眾生產自救,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減輕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防、減、救”災害體制機制基本健全。初步建立了以減災委員會為主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災害管理體制。成立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抗震救災指揮部,各涉災部門緊密配合,建立起相應的應急聯動和協作機制。
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得到完善。對《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地震應急預案》、《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進行了修訂,并組織開展了三項應急預案的專家評審會,為提高全區應急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防災減災綜合能力有所提升??蛋褪矃^全面摸排常住人口、森林草原畝數、品種等底數,為災情救助提供前期數據支撐。減災委成員單位不斷完善覆蓋各類自然災害的監測預警體系,實施礦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工程等預警監測項目。加強監測預警類設備投入,做到24小時動態監測天氣及水庫水量情況。除險加固 2座淤地壩,治理1條河道,有效提升了防汛抗旱能力。森林草原火災24小時內撲滅率達100%,森林草原滅火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整改率100%,防震減災能力穩步提升。林業無公害防治率達100%,連續四年無林業成災情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能力顯著提升。
多方救災能力不斷提高??蛋褪矃^形成了以綜合應急救援總隊為骨干,以部門、行業、預備役部隊和民兵應急救援力量為補充,以社會力量為輔助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F有應急救援隊伍包括消防救援大隊、森林草原防滅火隊伍、紅十字會、醫療救護、水電暖氣、通信搶修等13支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藍天救援隊等綜合救援隊伍。各救援隊伍共開展各類應急演練48余次,應急反應能力顯著提高。
全區防災減災意識逐步增強??蛋褪矃^建成 3個綜合性應急避難場所。全區共有 42名災害信息員,建成比較完善的“區-街道-社區”三級災害信息員隊伍體系。以“防災減災日”等為契機,開展張貼海報、設立防災減災咨詢臺、連線交通廣播電臺,放映影片等多種形式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發放防災減災科普讀物3500余冊。開展進社區活動,對居民進行地震科普宣傳。做到科普宣傳全覆蓋,初步形成了涵蓋傳統媒體、戶外媒體和網絡媒體的立體宣教網絡,社會參與度不斷提升,居民防災減災救災意識及預防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增強。
2.設區以來存在問題。與其他旗區相比,康巴什區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綜合統籌聯動不夠。各災種分散管理,缺少規劃統籌指引;各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分割、資源分散、銜接不暢的問題,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有待完善;各類自然災害的應急預案體系和專項規劃方案需進一步健全。二是財政投入能力不足。氣象監測預警設備仍然薄弱,預警信息準確率較低。救援裝備相對薄弱,只能滿足基本救援所需。信息傳播手段較為落后,預警信息不能及時全部覆蓋。災害信息員隊伍和防災減災志愿者隊伍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專業化能力有待加強。三是科技支撐能力有限。森林、氣象、水利監測預警體系臺站、網點布局有待補充優化;預測預報的準確性和精細化程度有待提高。信息共享能力仍顯不足,信息化統一平臺需要投入使用。四是綜合保障能力薄弱。部分街道社區基礎設施設防標準偏低;淤地壩、病險水庫加固工程開展較慢,防洪排澇能力不夠;各部門聯合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次數較少,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不強;專業化隊伍建設滯后,救援隊伍的撲救能力不強;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ǘ笆奈濉毙蝿菖c挑戰
1.“十四五”時期面對的形勢。全面審視和準確把握內外部環境條件的深刻變化,是謀劃好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前提。在當前形勢下,適應經濟新常態、認清發展新趨勢是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大邏輯。首先,“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五年,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個五年。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我國防災減災救災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質增效,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城區面貌將煥然一新,歷史遺留短板將得到本質改變,城市安全發展環境會得到顯著優化,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此外,新基建帶來科技發展的新機遇,隨著新科技、新產品的推廣應用,自然災害的預警預報、監管效能、應急救援、風險防治等科技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新冠疫情的成功應對也給基層防災減災救災提供了寶貴的治理經驗,為筑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打下堅實的基礎??蛋褪矃^在“十四五”期間逐步推進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建設,需緊抓發展機遇,集中統籌各方力量,統籌謀劃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確?!笆奈濉逼陂g實現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跨越發展。
2.“十四五”面臨的挑戰。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為公共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由于康巴什區特殊的地理環境、日益復雜嚴峻的災害形勢,面臨的任務繁重而艱巨。一是防災減災救災基礎相對薄弱。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和法規制度體系有待完善,預警預報系統需要進一步提高;應急救災物資儲備種類、數量有待補充;救災應急裝備、技術手段、通信和應急廣播設施相對滯后;各級災害信息管理人員業務能力亟需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專家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宣傳教育有待進一步深入。二是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影響日益突出。受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自然災害的突發性、反常性和復雜性有所增加,康巴什區干旱、冰雹等異常情況的可能性始終存在,有害生物對農林生產和生態環境可能造成較大危害,威脅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運行。此外,城鎮基礎設施承載負荷不斷加大,各類災害對城市的影響日趨嚴重。農牧居民自身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為薄弱,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部分農牧居民可能會因災致貧。區域性自然災害極易通過災害鏈等放大影響范圍,造成更大的損失,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區域協作能力的迫切性日益突出。
二、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
?。ㄒ唬┲笇枷?/p>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堅持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堅持源頭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精準治理;堅持底線思維、有備無患,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持續推進;著力構建與康巴什區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相適應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促進康巴什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ǘ┗驹瓌t
1.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切實履行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減少自然災害及各類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增強隱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結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
3.統一領導,依法規范。在應急管理局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專業應急指揮機構及各部門、各單位的作用。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強應急管理,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使突發事件應對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4.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健全和完善應急處置快速反應機制。依靠社會力量,充分動員和發揮社區、企業、機構、社會組織的作用,建立協同應對機制,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5.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充分利用政府和社會應急資源,優化人員、物資、裝備等資源的配置。重點加強基礎設施防災減災、監測預警、應急指揮協調、信息與資源管理、社會協同應對、區域聯動與資源共享等方面的能力建設。
6.依靠科技,提高能力。采用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決策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裝備設施,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科技水平。加強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增強公眾憂患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綜合素質。
?。ㄈ┮巹澞繕?/p>
1.總體目標。到2025年,康巴什區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基本健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配備完善,自然災害損失明顯降低,物資儲備體系明顯完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顯著提升,災害風險意識、安全觀念、社會安全感明顯增強,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防災減災救災總體形勢達到鄂爾多斯市領先水平。
2.具體分類目標
防災減災救災“十四五”規劃指標及目標
指標分類 |
指標名稱 |
十四五 |
指標屬性 |
|
能力性指標 |
綜合類指標 |
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數量 |
≥1個 |
預期性 |
自治區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數量 |
≥1個 |
預期性 |
||
農業保險覆蓋率 |
≥95% |
預期性 |
||
全區防災減災知識科普率 |
≥90% |
預期性 |
||
防災能力 |
自然災害隱患排查整改率 |
100% |
預期性 |
|
預警信息覆蓋率 |
100% |
預期性 |
||
預警信息準確率 |
≥80% |
預期性 |
||
洪水預報時間 |
3天 |
預期性 |
||
突發氣象預警時效 |
提前15 —20分鐘 |
預期性 |
||
減災能力 |
新建建筑抗震加固設防率 |
100% |
預期性 |
|
綜合性應急避難場所數目 |
≥5個 |
預期性 |
||
全區綜合抗御地震的能力 |
6級 |
預期性 |
||
救災能力 |
自然災害應急物資協議儲備基地數目 |
≥2個 |
預期性 |
|
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時效 |
≤8小時 |
預期性 |
||
約束性指標 |
絕對指標 |
受災人數 |
≤1000人 |
約束性 |
因災死亡人數 |
0 |
約束性 |
||
農作物受災面積 |
≤2 公頃 |
約束性 |
||
相對指標 |
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區國內生產總值 |
<0.016% |
約束性 |
|
森林草原火災受害率 |
<0.5‰ |
約束性 |
||
地質災害威脅人口率 |
≤1% |
約束性 |
||
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 |
≤4‰ |
約束性 |
||
無公害防治率達 |
80% |
約束性 |
三、主要任務
?。ㄒ唬┘訌姺罏臏p災救災體制機制建設
1.完善防災減災救災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由康巴什區減災委、防汛抗旱指揮部、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協調、分級負責、各涉災部門協同應對的綜合防災減災救災管理體制。堅持各級政府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完善綜合減災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充分發揮主要災種防災救災指揮機構防范部署與應急指揮作用。優化調整減災委和專項應急指揮部組織架構及職能,強化災害事故統一指揮和綜合協調應對機制。充分發揮減災委統籌協調作用,健全減災委成員單位協調運作機制,完善減災委議事協調機制及工作規則,建立完善科學高效的信息互通機制。堅持統分結合,強化資源統籌和工作協同,不斷提升城區防災減災救災整體水平。
2.健全防災減災救災管理機制。理清各部門、街道辦管理職責,明確防災減災救災職責邊界與履職內容。建立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防災減災救災責任體系,出臺責任制規定,形成職責明確、權責一致、條塊清晰的責任網。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重點目標,強化監管措施,推動自然災害責任人嚴格落實隱患防治主體責任,健全覆蓋全員、全過程的隱患防治責任制。完善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和群防群測機制,健全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信息資源的獲取和共享機制。完善風險防范、災害救助、損失評估、恢復重建、社會動員等長效機制。完善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生活保障安排、救災物資儲備、救災裝備配備等方面的財政投入以及恢復重建資金籌措機制。
3.完善綜合減災相關專項規劃。在防災減災救災規劃的基礎上,制定防震減災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防洪規劃、氣象規劃、消防規劃、森林草原防火規劃、排水防澇規劃等專項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對各規劃進行專家論證評審和中期評估??陀^評價規劃實施進展情況,綜合研判國內外形勢變化,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改進規劃實施的對策建議,持續推動各規劃順利實施。
?。ǘ┘訌娮匀粸暮ΡO測預警與風險信息管理能力
1.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立各類災害隱患數據管理系統,對重點隱患點進行遠程實時監測。借鑒先進城市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建設經驗,加快當地氣象、水文、地震、地質、林業等災害監測地面站網建設,增加各類自然災害監測站網密度,提高監測水平,及時發布預警預報和安全提示。推進康巴什區全要素氣象監測站建設,提高氣象災害預警準確度。完善內澇積水點智能監測及標識系統,提高城市內澇風險預報預警能力。加強地質災害監測網建設,開展塌陷地質災害、地面崩塌地質災害的專業監測,超前做出預測預報,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推進防火檢查站、防火瞭望塔、視頻監控點、無人機等手段應用,提升森林草原火災感知及監測預警能力。推進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充分發揮現代科技在林業防治有害生物中的支撐作用。
2.提升風險信息管理能力。定期開展康巴什區自然災害的形勢分析會議,加強對風險季節性、階段性特點與發展趨勢的研判分析,做好各類災害風險等級劃分工作,及時發布各類安全預警信息,制定科學的管控方案,實現風險超前防范、隱患及時治理。各部門間實現信息共享,加強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能力,提高自然災害早期識別、風險信息共享與發布能力。規劃康巴什智慧森林草原資源云平臺,推進氣象大數據平臺應用,為風險監測、預警、預報、撲救、災后評估等提供技術支撐和科學依據。
3.全面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要求,《鄂爾多斯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轉發內蒙古自治區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應急管理部門任務統計工作的通知》(鄂減災委〔2020〕3號)要求以及區委、區政府領導批示,制定自然災害普查實施方案,充分整合已有資源,配備人員隊伍。在對全區范圍內的自然災害承災體、綜合減災資源、重點隱患摸底匯總的基礎上,客觀認識當前康巴什區各街道致災風險水平、綜合風險水平、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科學預判今后一段時期災害風險變化趨勢和特點;建立康巴什區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評估指標體系,形成多尺度風險識別、隱患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制圖、風險區劃的技術方法和模型庫;推動普查成果轉化應用和數據資源共建共享,實現自然災害風險識別、研判、預警、管控全鏈條全周期精準治理。
4.加強災害信息發布能力。建設完成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加強與電信公司合作,提高預警信息的時效,擴大預警信息覆蓋范圍,確保各區域群眾有效接收到預警信息。充分利用多形式的預警信息發布手段,拓寬各類傳播渠道,將災害預警信息發送到戶到人,進一步打通預警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提升預警信息精細化發布能力,實現指定區域指定人群全網靶向發布。
?。ㄈ┨嵘匀粸暮碧幹煤突謴椭亟芰?/p>
1.加強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能力。深化自然災害搶險救援指揮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運行機制。完善物資儲備調運平臺系統,加快對區直各部門、街道儲備物資的信息錄入,提升物資儲備調運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街道、社區以及學校等基層單位的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基層應急救援隊伍的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各災種救災裝備建設和救災物資保障能力建設,加強對生命探測、救援搜救、專用車輛、機械設備等裝備設施的補充。
2.強化災后恢復重建能力。充分發揮區政府在資金、政策、規劃等方面的統籌指導和支持作用,健全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籌措機制,完善市場化籌集重建資金機制。推進巨災保險制度建設,形成政府主導、群眾廣泛參與的災后重建工作機制??茖W統籌、提前謀劃恢復重建工作,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聯動,精準到戶,精確到人。加強生命線工程系統破壞情況調查和快速搶險,抓緊恢復基礎設施功能。建立災害事故應對檔案管理制度。將居民住房恢復重建擺在優先地位,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大恢復重建質量監督和監管力度,加強城市的快速恢復能力。
?。ㄋ模娀鶎臃罏臏p災救災能力建設
1.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推進社區災害風險識別與評估科學化,社區災害風險圖規范化,完善各街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并適時組織演練,加強居民的突發事件反應能力建設。推進基層居民家庭防災減災準備工作,鼓勵和支持以家庭為單元儲備災害應急物品,加大提升家庭和鄰里自救互救能力。
2.強化基層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區各類防災減災工程設施布局,合理確定防災分區,提升綜合防災能力。完善消防站點布局規劃,按國家標準提高消防站布局和建設規模,加強消防站點通信設施、防護裝備、搶險救援器材、滅火器材等裝備配置。規范地下排水管道建設,做到汛期排水暢順,道路積水深度不影響救護車、消防車、人員轉移車輛等城市應急車輛安全通行。
3.健全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機制。推動應急避難場所專項規劃編制,納入城市建設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認定、管理、監督檢查和保障工作機制。有效利用公園、體育場等現有場所,建設或改造為應急避難場所,各行業主管部門進一步拓展廣場、綠地、公園、體育場館、展覽館、會展中心、學校等公共場所的應急避難能力,加強監督管理,定期開展檢查整改工作,推進各級各類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做好運行維護、管理和保障工作,建立城市綜合防災減災新模式。并為全區范圍內的應急避難場所制定配套的疏散安置預案,積極開展應急演練,重點推進應急避難場所的合理規劃和應急避難場所設施的標志設置,建立相關標識標牌,編制公眾避險轉移路線圖,實現緊急狀態下人員的快速就近疏散。
4.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建設。學校需制定地震應急預案并適時修訂,設置應急疏散路線標識清晰的地震應急避險場地。在防災減災日等重要節點,學??梢猿浞掷脧V播、櫥窗、講座、影視和新媒體等媒介,組織學生開展防震減災知識教育活動,確保在校學生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科普率達到100%。以“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為重點,通過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建設,推進康巴什區整體進步,使康巴什區中小學校師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險和自救互救技能,帶動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的不斷提升,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
?。ㄎ澹┘訌娮匀粸暮Ψ烙芰ㄔO
1.加強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加大人工影響天氣科技投入,科學開發利用空中云水資源。推進作業飛機駐地專業保障基地和設施建設,提升精準催化、實時通信和專業保障水平。加快地面固定作業點標準化建設,推進作業裝備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改造和列裝。推廣應用高效、安全、綠色作業彈藥。建設監測與作業一體化的智能物聯站點。做好冬春季人工增雨工作,為農業抗旱奪豐收提供支撐。
2.推進洪澇災害防御能力建設。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持續開展城市排水防澇補短板建設,構建“雨水收排、排澇除險、超標應急、預測預警”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加大隱患整治力度,有序推進康巴什區病險淤地壩和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內澇災害防治標準達到50年一遇,城市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加大對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抗旱應急水源等工程的投入力度。開展災害重點防治區直接威脅社區、集中居民點或重要設施安全的山洪溝治理。定期排查城市地下管道隱患,推進城市地下積水點和隱患路段的防洪排澇工作,有效遏制城市內澇的發生。
3.推動住房抗震能力建設。繼續推動開展城市住房抗震加固工程,提升城市住房抗震設防水平和抗災能力。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筑進行分期分批整治。加大老舊危險校舍改造力度,分批推進老舊學校的改擴建工程。提高城市建筑物的災害防御能力,尤其是人員密閉場所、重大建設工程和生命線工程的防御能力。
4.推進地質災害排查治理能力建設。對全區地質災害進行摸底排查,道路、橋梁以及山坡溝渠為重點排查區域,對于因地質構造造成大型地面塌陷、坍塌等隱患點有計劃的實施勘察和監督。合理編制且有序推進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在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置自動監測點和警示標志。隨著城市開發的進度,及時開展地質災害二次排查,實時更新地質風險及隱患清單。
5.推進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統建設。按照《林火阻隔系統建設標準》,根據防滅火區域的地形、氣候、可燃物、火源、火行為、交通條件、撲救能力、經濟管理水平等因素,對重點林區、偏遠獨居戶周圍的灌木雜草及公路兩側的灌木雜草進行割除;對涉林旅游景區內、林緣墓地及人為活動頻繁的區域的枯枝落葉進行清理。推進森林草原防火隔離帶與防火道路結合設置,為滅火隊員生存提供基礎保證。
6.推進應急物資儲備能力建設。按照《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標準》,以一次性救援1.5萬人為基數,制定救災物資采購計劃清單,進一步充實康巴什區救災物資庫。加強救災應急物資儲備,依托企業和社會機構,完善以實物儲備、協議儲備、市場儲備和生產能力儲備為有機結合的應急物資、救災物資保障新模式。按需儲備應急物資與轄區相關單位建立應急物資共享機制,開展協議儲備。加強應急物資儲備點建設和管理,評估街道、社區所需應急物資的種類和數量,建立基層應急物資儲備清單,并設立基層應急物資儲備點,旨在構建區、街道、社區三級救災物資儲備網絡。
?。┨嵘罏臏p災救災科技支撐水平
1.提升信息化平臺建設水平。推動全區運行應急管理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加強數據互聯共享,實現全區多部門視頻監控點位互通,實時接入消防、氣象、交通、測繪等相關重要數據,打造信息數據庫、信息交換、指揮調度集成一體的指揮系統平臺。持續推進“大網格”建設,推動“多網合一”,實現突發事件集中受理、職能分撥、協同處置、全程監管、統一考評的閉環運轉,深化大數據運營能力。
2.推動自然災害感知網絡建設。針對康巴什區自然災害特點建設感知網絡,實現自然災害隱患區域的全方位、立體化、無盲區動態監測。主要包括森林草原火險火情的感知網絡建設和地震、地質、水旱和氣象等自然災害數據的采集匯聚。通過對森林草原火險監測站感知數據、氣象部門監測感知和預報數據、防汛抗旱氣象數據、水文數據、防汛抗旱工情險情、城市內澇等感知數據的匯聚,提高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的時效性和工作質量。
?。ㄆ撸┨嵘罏臏p災救災人才隊伍專業化水平
1.提升應急救援隊伍專業化水平。建立應急管理專家庫,充分發揮應急管理專家決策咨詢和技術支撐作用。按照“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定位,專業森林草原消防隊伍變“單一撲火”為“綜合救援”,不僅承擔森林草原撲火任務,而且承擔抗洪搶險、地災處置、事故救援等其他應急救援任務,真正適應“全災種”,滿足“大應急”的時代需求。建立“平戰結合”的執勤訓練模式,擴展救援隊伍對森林草原火災、洪澇災害、超強暴雨、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建立“聯勤、聯訓、聯戰、聯調”機制,提升專業應急救援綜合搶險救災能力。
2.提升災害信息員隊伍水平。按照《應急管理部民政部財政部關于加強全國災情信息員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為災情信息員隊伍建設提供經費保障,繼續向區財政局申請,為各街道辦事處信息員更新一批用于災情報送所需的計算機、移動報災終端、音視頻采集工具等。在原有災害信息員隊伍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區—街道—社區”三級綜合性災害信息員隊伍,暢通災情信息報送渠道。制定災害信息員培訓計劃,定期開展災害信息員骨干培訓工作,提升街道、社區災害信息員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和災情報送方式方法的運用。加大對災害信息員的業務指導和設備應用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演練活動,推進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3.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基地建設。建設應急救援隊伍實訓演練基地,大力提升各應急救援隊伍實戰水平。建設大型的演練場地、駐訓營房、培訓教室以及演練設施設備等,加強各級指揮人員、專業隊員專業化、系統化培訓。
?。ò耍┥罨罏臏p災救災科普宣傳教育
1.加強公眾防災避險能力。持續推進各類安全教育宣傳“五進”活動,通過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農村加強安全知識宣講,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依托全區應急救援力量全面提升公民安全意識,普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風險防范、隱患排查、應急處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識,營造良好安全輿論氛圍,夯實社會安全基礎。制作全區應急避難場所分布圖,面向全社會公開;應急避難場所設置顯著標志,可以有效指引群眾逃生。加強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線上線下”的互動融合,不斷拓展安全文化推廣傳播渠道。將防災減災救災納入學校安全教育內容,定時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學生識災避險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2.全面提升干部隊伍業務素質。全面加強區、街道干部培訓工作,將防災減災救災納入全區領導干部任職、黨校培訓及機關業務能力培訓課程,提升全區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和業務水平。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和批示作為黨委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組織安排專題學習。分級分批組織有關人員定期開展輪訓,深入開展典型自然災害案例剖析,通過領導干部帶頭講、專家學者深入講、一線工作者互動講,分級分批組織開展學習。依托高等院校等各類教育培訓機構,舉辦多層次領導干部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救援等專題培訓班,全面提升全區干部的決策指揮和應急處置能力,重點強化新政策、新知識、新技能培訓。
3.加快安全文化教育體驗基地建設。建設不少于1處具有康巴什特色的安全文化教育體驗基地或場館。將安全教育與體驗相結合,以互動體驗為主要方式,通過各種科技手段模擬場景,增加參與者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做到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4.推進區域間合作交流。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建立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和有關科研團隊在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機制。強化與國家及自治區、市級層面的通信保障協調組織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開展與周邊相鄰旗區之間的應急演練工作,通過在救災物資調運、災情信息管理、應急救援、協調聯動、人才隊伍、教育培訓等領域的協作,提高康巴什區應急救援效率。深入開展科技合作、攜手應對共同挑戰、促進民心相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ň牛┌l揮市場和社會力量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作用
1.發揮市場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作用。鼓勵群眾參加防旱防澇商業保險,進一步提升全區的風險應對能力。發揮保險等市場機制作用,完善應對自然災害的金融支持體系;拓寬農房保險、農業保險覆蓋范圍,探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逐步建立規范合理的災害風險分擔機制,推進保險機構對風險防控體系的共建共治作用。
2.發揮社會力量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作用。加強對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引導和支持,建立健全統籌動員和協調社會力量依法有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機制,進一步完善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救災的指導意見和社區防災減災救災志愿者隊伍建設相關政策,搭建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平臺。
四、重點工程
?。ㄒ唬┳匀粸暮C合信息化建設工程
推進應急管理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匯聚各類應急管理數據。探索自然資源、農牧水利、消防、建筑、交通等領域信息的應用,實現災情、決策、指揮、物資調運與各類信息的及時發送與傳遞。建設完成康巴什區全要素氣象監測站、地面監測站,通過自動觀測技術,為康巴什區提供高時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局部環境和區域氣候等數據;進一步加強對氣象災害的監測,提高氣象防災減災能力。規劃建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平臺,合理布設監測點,完善林業檢疫體系,打造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區。規劃建設康巴什區智慧森林草原云平臺,運用衛星定位技術、物聯網技術、移動網絡技術、無人機技術、衛星遙感技術、遠程視頻監控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提供穩定豐富的數據支持。通過科學有效決策程序,實現三維場景下的“災前、災中、災后”全過程、全方位、一體化動態管控和預警決策支撐平臺,為森林草原火險監測、預警、預報、撲救、災后評估等提供技術支撐和科學依據。規劃建設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完善監測站點卡口站建設、監測徑流小區布設、購置完成監測設備。規劃建設康巴什區污水智慧水務系統工程、實現管網監測、分區監測、數據可視化智能分析。通過排水公司生產調度中心、各廠信息采集及視頻監控改造建設,實現生產數據上傳、視頻數據優化、數據匯總、大屏展示。為政府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信息服務、輔助決策與政策咨詢。
?。ǘ┳匀粸暮C合風險普查工程
加快康巴什區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的推進,制定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方案。開展氣象災害的特征調查和致災孕災要素分析,針對主要氣象災害引發的林業受災、基礎設施破壞等影響,建立主要氣象災害危險性基礎數據庫。在康巴什區城區地質災害排查報告的基礎上,擴大災害排查范圍,查明地質災害點空間分布、穩定性現狀、孕災地質背景條件等信息,建設多級動態更新的地質災害數據庫。開展暴雨、洪水頻率分析,編制中小河流洪水頻率圖。摸清城市內澇點底數,完成城市內澇災害風險圖,建立城市內澇隱患排查數據庫。收集整理旱情資料,提高蓄、引、提、調等抗旱水源工程能力,建立干旱災害危險性調查數據庫。開展森林草原可燃物、野外火源調查和氣象條件調查,結合已有資源數據、調查數據、多源遙感數據,進行森林草原火災危險性綜合研判與分析,編制森林草原火災危險性分級分布圖。開展斷層活動性鑒定、隱伏區活動斷層探測等工作,獲得主要活動斷層的空間展布和活動性定量參數,評定活動斷層的發震能力,編制完成地震危險性圖。按照自治區、市政府要求按時完成全區自然災害全面調查、評估與區劃階段,編制本地區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匯總普查結果并逐級上報。
?。ㄈ┲攸c隱患排查治理工程
開展地質災害、洪水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地震災害等致災孕災重點隱患排查;基于地質災害的致災孕災普查成果,分析地質災害點的類型、規模、穩定性、危害對象及影響范圍,確定承災體隱患等級,建立完成地質災害數據庫。計劃完成地質隱患治理工程,對道路、橋梁、山坡溝渠等存在崩塌隱患的災害點及時整改、定期檢查。對主要河道、中小型水庫、淤地壩的現狀、防洪能力、防洪工程達標情況、安全運行狀態進行調查,確定隱患等級,進行分級分批整治。到2025年底,完成淤地壩除險加固、病險水庫加固、各街道抗旱水源等防汛抗旱工程。到2025年末,完成城市景觀水體防洪排澇治理工程、吉勞慶川河道整治工程、阿布亥溝北段河道整治工程、阿布亥溝溢洪口防洪工程、烏蘭木倫水庫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烏蘭木倫水土保持清潔型小流域治理示范項目等工程,提升康巴什區防災減災能力。重點摸排城市的低洼隱患點、排水管網堵塞、損毀情況,依據城市內澇風險隱患排查標準,確定隱患等級,編制完成城市內澇隱患分布圖。開展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城區污水泵站、管網及壓力管理的維修改造工程,道路及雨污配套管網工程,住宅小區水患治理及防水改造工程。針對森林草原雜亂物、未及時清除的林下可燃物、違規用火、違規建設、重要火源點離林區的距離等情況開展隱患調查評估工作。
?。ㄋ模┳匀粸暮戎镔Y儲備體系建設工程
實施救災物資儲備庫的新建、改擴建工程,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應急物資采購,對救災物資進行補充更新,采購儲備相應的安置類、生活類等應急物資,確保救災物資能一次性救援1.5萬人。在1個大型救災物資儲備庫的基礎上,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推進救災物資信息化平臺建設,實現救災物資入庫、儲存、出庫、分發等全過程的智能化管理。使得救災物資儲備信息化、智能化,救災物資調運更加高效有序。
?。ㄎ澹┚C合減災示范區建設工程
加快建設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按照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標準,到2025年,創建1個“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個“自治區綜合減災示范社區”。不斷完善社區減災工作組織與管理機制,科學制定社區應急預案,有效開展社區災害風險評估,編制社區災害風險圖,合理配備社區救災裝備設施,定期開展社區應急演練,廣泛動員社區群眾參與減災活動,使得社區綜合減災工作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和精細化。
?。┳匀粸暮本仍芰ㄔO工程
完善消防站點布局規劃,按照建設標準配齊消防車輛及相關設備,重點加強消防站點通訊設施、防護裝備、搶險救援器材、滅火器材等裝備配置。到2025年底,成立1支森林草原消防隊伍,建設1處森林草原防滅火實訓演練基地,完善防滅火、防汛車輛配備、裝備配備。完善災害事故現場應急工作、災情速報、志愿者、第一響應人等隊伍建設,合理安排和預設搶險救援力量,建立各方應急救援力量密切協同的聯勤聯訓工作機制。加強應急搶險隊伍專業化建設,配置相應搶險救援設備。加強社會救援力量建設,各相關部門通過資金支持、業務培訓、聯合演練、物資捐贈等方式,幫助扶持社會救援力量提高救援技能,并與社會救援隊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建立統一的指揮調度制度,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制定監督考核制度,定期檢查隊伍應急值守、裝備物資狀況等。鼓勵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參與市級綜合性應急演練和專項應急演練。
?。ㄆ撸本仍芰μ嵘こ?/p>
加快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工程,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建立應急資源儲備調撥制度;加快城市消防站(點)、市政消火栓等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新建民族團結公園防火瞭望塔及消防水池建設項目,康巴什北區消防站1座、重點區域模塊化小型消防站 5 座,街道專職(志愿)消防隊 4支,市政消火栓150 個,規范消防通道建設,全面提升消防救援能力;推進綜合救護隊救護基地建設,合理規劃基地地理位置,建設包含室內外訓練場所、消防(?;罚┭萘曉O施等在內的標準化綜合救護基地,提升綜合事故救援能力;加快推進消防救援隊伍以及森林草原消防隊伍等專業應急救援隊向“一專多能”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發展。
?。ò耍┓罏臏p災救災科普宣傳工程
開發具有特色的防災減災科普讀物、掛圖、音像制品等防災減災文化產品。結合全國“防災減災日”和“綜合減災日”等,繼續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把防災減災教育納入教育體系,加強中小學校、幼兒園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教育,定期組織在公共場所開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練,提高公眾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ㄒ唬┙M織領導
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蛋褪矃^政府負責規劃實施的統籌協調。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規劃的實施工作,切實落實責任,確保規劃任務有序進行、目標如期實現。各部門、街道可根據規劃要求、結合實際,制定相關的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相關部門的規劃應加強和本規劃有關內容的銜接與協調。
?。ǘC制保障
加強機制保障,健全制度體系。強化應急管理部的綜合協調職能,健全各部門間的防災減災綜合協調機制。完善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社會參與、分工合作的防災減災決策和運行機制。完善績效評估、責任追究制度、確保行政責任落到實處。建立健全區、街道、社區的三級聯動、協同配合、科學高效、覆蓋全面的災害信息共享機制、災害應急救助協同聯動機制、救災征用補償機制,形成較為完善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ㄈ┵Y金保障
加強資金保障,暢通投入渠道。加大對防災減災救災資金的投入,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綜合防災減災項目建設經費分級投入機制,加強防災減災資金管理和使用的規范化,建立健全救災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監督機制。對于規劃的政府重點項目、應急物資裝備儲備、日常管理等長期防災減災工作,政府設立專項預算,提供資金保障。建立穩定、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健全社會動員機制。完善災害保險機制,充分發揮保險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經濟補償和轉移分擔功能。
?。ㄋ模┤瞬疟U?/p>
加強人才培養,提升隊伍素質。健全防災減災人員教育培訓體系,不斷優化人才隊伍布局與結構。加強防災減災專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防災減災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提高災害信息員等減災救災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消防救援大隊、防火辦、人武部、駐區部隊、民兵預備役在災害應急救援中的骨干作用。建立健全志愿者隊伍管理機制,全面提高志愿者的減災技能和水平。加強防災減災知識普及和意識提高,建立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機制,構建參與防災減災的文化氛圍。